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職業(ye) 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對職業(ye) 學校進行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進措施及監督辦法作出了規定。《辦法》明確了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yang) 、技術創新、就業(ye) 創業(ye) 、社會(hui) 服務、文化傳(chuan) 承等方麵,開展7種形式合作,將於(yu) 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yang) 、技術創新、就業(ye) 創業(ye) 、社會(hui) 服務、文化傳(chuan) 承等方麵,開展以下合作:
(一)根據就業(ye) 市場需求,合作設置專(zhuan) 業(ye) 、研發專(zhuan) 業(ye) 標準,開發課程體(ti) 係、教學標準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chan) 品,開展專(zhuan) 業(ye) 建設;
(二)合作製定人才培養(yang) 或職工培訓方案,實現人員互相兼職,相互為(wei) 學生實習(xi) 實訓、教師實踐、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員工培訓、企業(ye) 技術和產(chan) 品研發、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支持;
(三)根據企業(ye) 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製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雙主體(ti) 育人;
(四)以多種形式合作辦學,合作創建並共同管理教學和科研機構,建設實習(xi) 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chan) 品開發中心及學生創新創業(ye) 、員工培訓、技能鑒定等機構;
(五)合作研發崗位規範、質量標準等;
(六)組織開展技能競賽、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建設試點、優(you) 秀企業(ye) 文化傳(chuan) 承和社會(hui) 服務等活動;
(七)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合作方式和內(nei) 容。
《辦法》有哪些主要的政策創新點?下一步有什麽(me) 具體(ti) 工作舉(ju) 措?隨小編一起看教育部職成司的權威解讀。
1.《職業(ye) 學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有哪些主要的政策創新點?
《職業(ye) 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包括總則、合作形式、促進措施、監督檢查和附則等5章,共34條,突出促進、規範和保障三個(ge) 關(guan) 鍵詞,主要政策創新點有6個(ge) 方麵:
一、是明確了校企合作是指中等、高等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在實施職業(ye) 教育過程中通過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等方式實施的合作活動。
二、是提出了要建立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ye) 指導、學校企業(ye) 雙主體(ti) 實施的合作機製。規定了校企合作組織形式、主體(ti) 資質、合作形式、各方權責、協議內(nei) 容、過程管理等內(nei) 容。
三、是明確了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yang) 、技術創新、就業(ye) 創業(ye) 、社會(hui) 服務、文化傳(chuan) 承等方麵,開展7種形式合作。
四、是明晰了國家在促進跨區域校企合作方麵的職責、地方政府的職責以及教育、財稅、用人和分配等方麵的具體(ti) 政策。
五、是提出了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購買(mai) 服務、落實財稅用地、職業(ye) 教育集團以及支持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試點、促進教師和企業(ye) 人員雙向流動、保護學生權益、建設服務體(ti) 係等具體(ti) 措施。
六、是規定了教育和相關(guan) 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和違法行為(wei) 的懲處機製等內(nei) 容,規定了國家、地方、行業(ye) 企業(ye) 各層麵的校企合作管理運行機製和職權分工。
2.目前職業(ye) 學校領域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有哪些?
教育部作為(wei) 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職業(ye) 教育的行政部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會(hui) 同其他部門積極引導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職業(ye) 教育,凝聚社會(hui) 各界合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做了《關(guan) 於(yu) 深化產(chan) 教融合的若幹意見》的前期研究工作,聯合有關(guan) 部門製訂了《職業(ye) 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文件,完善頂層設計,推動職業(ye) 學校和行業(ye) 企業(ye) 合作育人、共贏發展。一些地方也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製,建立了促進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相關(guan) 規章製度,如寧波等地已頒布了促進校企合作的文件。
二、是調整重組56個(ge) 行業(ye) 指導委員會(hui) ,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ye) 門類,形成了行業(ye) 指導職業(ye) 教育發展的有力載體(ti) ,發布了包括專(zhuan) 業(ye) 目錄、專(zhuan) 業(ye) 教學標準、公共基礎課程標準、頂崗實習(xi) 標準、教學儀(yi) 器設備裝備規範等在內(nei) 的職業(ye) 教育國家教學標準,與(yu) 其他標準一起形成了較為(wei) 完善的國家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為(wei) 依法治教、規範辦學奠定了基礎。
三、是提升行業(ye) 指導能力。積極開展產(chan) 教對話活動,自2010年以來舉(ju) 辦了70多次,深化了產(chan) 教對接與(yu) 合作。推動並聯合機械、有色金屬、供銷、水利等行業(ye) ,分類製訂專(zhuan) 項政策。
四、是推動校企聯合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共同製定培養(yang) 計劃,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享師資資源,共建實訓基地,共擔學生就業(ye) 。
五、是豐(feng) 富校企合作形式,全國組建1400多個(ge) 職教集團,覆蓋了90%的高職和70%的中職學校,吸引了約3萬(wan) 家企業(ye) 參與(yu) 。指導組建了職業(ye) 教育校企一體(ti) 化辦學聯盟等協作組織,全麵啟動實施現代學徒製試點。同時,每年舉(ju) 辦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所有賽項全部由行業(ye) 組織牽頭設計,企業(ye) 全麵參與(yu) 實施。
今後一個(ge) 時期,將繼續落實好國務院2014年《決(jue) 定》,按照近期國辦印發的《意見》和六部門印發的《辦法》提出的相關(guan) 要求,進一步發揮行業(ye) 企業(ye) 作用,共同推進職業(ye) 教育發展。
3.推進《職業(ye) 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實施,下一步有什麽(me) 具體(ti) 工作舉(ju) 措?
一、是加強統籌領導。在國務院領導下,進一步發揮好職業(ye) 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製度作用,主動協調好教育、經濟、勞動、就業(ye) 等領域,製定行業(ye) 企業(ye) 辦職業(ye) 教育的配套政策,鼓勵企業(ye) 舉(ju) 辦或參與(yu) 舉(ju) 辦職業(ye) 教育,發揮企業(ye) 在實施職業(ye) 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ti) 作用,形成部門協調、部省協同、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的政策紅利。
二、是打出政策組合拳。根據國辦印發的《意見》,細化《辦法》的部門分工職責,製定實施方案。在推動《意見》《辦法》貫徹落實中,切實解決(jue) 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的企業(ye) 參與(yu) 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參與(yu) 程度不深、“一頭熱”“兩(liang) 張皮”等問題,破解校企合作運行機製不順暢、合作協議不規範、育人效果不明顯等難題,激發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生動力,打好“組合拳”,啃下“硬骨頭”,形成“戰鬥力”,打贏“翻身仗”。
三、是開展大樣本試點。要積極實施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工程和產(chan) 教融合試點,研究製訂並啟動實施“十百千”產(chan) 教融合行動計劃,圍繞服務“中國製造2025”等,根據區域發展戰略和產(chan) 業(ye) 布局,遴選10個(ge) 左右省份、100個(ge) 左右城市、1000家左右示範職業(ye) 學校(職教集團)和企業(ye) 開展產(chan) 教融合建設試點。細化促進行業(ye) 企業(ye) 辦學的具體(ti) 政策,落實好《意見》《辦法》及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國有企業(ye) 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支持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舉(ju) 辦職業(ye) 學校,拓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職業(ye) 教育空間。繼續推進現代學徒製和企業(ye) 新型學徒製人才培養(yang) 。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深度消化吸收和推廣德國“雙元製”等經驗,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產(chan) 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工作格局。繼續指導建設一批校企深度合作項目,重點服務一批“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助推我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出一批職業(ye) 教育集團優(you) 秀案例,重點支持建設一批行業(ye) 指導的跨區域大型職業(ye) 教育集團。
四、是加大宣傳(chuan) 力度。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微媒體(ti) 推介等形式,宣傳(chuan) 《意見》《辦法》,宣傳(chuan) 職業(ye) 教育領域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和典型案例,推動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wei) 各方自覺行動。
五、是做好基礎工作。持續開展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關(guan) 研究,不斷完善國家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zhuan) 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於(yu) 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ge) 人和網站,我們(men) 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係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men) 盡快予以更正。
bv伟德中文网(www.30minutelunchbreak.com)-會(hui) 員升級服務-網站廣告服務-職教網匯款信息-網站免責聲明-bv伟德中文网聯係方式-網站公告聲明
電話: 17096005106 郵箱: gocollege#126.com 扣扣:1305622701
伟德国际1946始于英国 bv伟德中文网 Copyright 2008-2025 www.30minutelunchbre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