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相關(guan) 負責人近日表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ye) 目標有望提前超額完成,城鎮登記失業(ye) 率、城鎮調查失業(ye) 率預期低於(yu) 控製目標。新增就業(ye) 目標提前實現,哪些行業(ye) 最“潮”、最具“蓄水”能力?
數據看點:新增就業(ye)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劉立偉(wei) 是一名電工,他和同事9月4日來到四川成都金牛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申領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經過技能提升培訓,我考取了電工三級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劉立偉(wei) 說,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對失業(ye) 人員和需要提高的技能人員非常有幫助。
國家提出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各地多措並舉(ju) 穩定了各地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和困難群體(ti) 的就業(ye) 情況,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也在破題之中。
今年以來我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勞動力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097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2%,低於(yu) 5.5%的預期控製目標。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穩中向好。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司長張瑩說,2019屆高校畢業(ye) 生目前就業(ye) 水平與(yu) 往年基本持平,1至9月份就業(ye) 困難人員實現就業(ye) 133萬(wan) 人,已經完成全年130萬(wan) 人的目標任務。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e) 統計司司長張毅說,今年以來,多項穩就業(ye) 政策舉(ju) 措陸續出台,確保了重點人群就業(ye) 穩定。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人口調查失業(ye) 率在春節後持續保持穩定,各月失業(ye) 率均低於(yu) 全國整體(ti) 水平。三季度末,外出農(nong) 村勞動力達到18336萬(wan) 人,同比增加201萬(wan) 人,外出農(nong) 村勞動力收入也保持穩定增長。
形勢盤點:科技發展和消費升級擘畫職業新圖景或翻山越嶺,或沙漠徒步,寵物攝影師張天航用鏡頭記錄下了許多溫情的寵物故事。“寵物拍得不夠好?可能是你跪得不夠快。”他在自己的實名微博裏調侃道。
從(cong) 英國留學回國後,張天航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一名專(zhuan) 業(ye) 犬類攝影師,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巨大,中國人對寵物的熱愛,為(wei) 他的職業(ye) 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用戶需求的細分催生了新的職業(ye) 機會(hui) ;我國海量市場和巨大經濟體(ti) 量,也足夠支撐人們(men) 去嚐試更多職業(ye) 選擇的可能性。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日益發展,湧現了許多與(yu) 此相關(guan) 的職業(ye) 需求,新職業(ye) 在穩定經濟增長與(yu) 吸納就業(ye) 上發揮著新作用。
今年4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發布了13個(ge) 新職業(ye) ,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yun) 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nong) 業(ye) 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ye) 機器人係統操作員、工業(ye) 機器人係統運維員。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ye) 崗位為(wei) 1.91億(yi) 個(ge) ,增速大大高於(yu) 同期全國總就業(ye) 規模增速。
美團點評與(yu)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智聯招聘聯合撰寫(xie) 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ye) 新職業(ye) 人群報告》中,列舉(ju) 多個(ge) 生活服務類的新就業(ye) 形態,如密室劇本設計師、寵物攝影師、非遺菜係傳(chuan) 承人、外賣運營規劃師、旅拍策劃師、收納師、STEM創客指導師等。很多生活達人把趣味、愛好變成職業(ye) ,收獲財富和尊重。
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隨著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長,就業(ye) 增量的提高和就業(ye) 質量的改善都有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要多措並舉(ju) 、上下合力充分促進就業(ye) 增長,發揮好就業(ye) 的經濟發展壓艙石作用。
評點:多管齊下穩定擴大就業就業(ye) 是“六穩”之首,是民生之首,不容許任何閃失。
就業(ye) 之穩,來源於(yu) 經濟發展對就業(ye) 的拉動能力不斷增強;穩定的就業(ye) ,則有力支撐了經濟發展基本麵,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置於(yu) 宏觀經濟政策層麵,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推出利好政策,為(wei) 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ye) “揚帆聚力”。
就業(ye) 保障是一項長久的工作。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需要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積極擔當、主動作為(wei) 。
在就業(ye) 形勢總體(ti) 保持穩定的同時,不能忽視就業(ye) 形勢的嚴(yan) 峻性、複雜性。部分高校畢業(ye) 生、一些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因與(yu) 市場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錯位,成為(wei) 就業(ye) 難的主要群體(ti) ;部分企業(ye) 發生技工、熟練工和新型人才短缺的現象;結構調整對中低端產(chan) 業(ye) 的就業(ye) 人員產(chan) 生擠出效應,使部分崗位人員失業(ye) 風險和就業(ye) 壓力增大。
經濟轉型往往伴隨人才生態鏈的重構。我國經濟結構和產(chan) 業(ye) 結構正在轉型升級,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吸納就業(ye) 的能力越來越強。相關(guan) 部門應當具備前瞻眼光,順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根據形勢變化有針對性地把各項促進就業(ye) 政策措施壓緊壓實,確保完成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就業(ye) 目標任務,在穩定就業(ye) 局勢基礎上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ye) 。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