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是享有“綠色鋼城”盛譽的國際航空運動之城,是國家新材料產(chan) 業(ye) 化基地,市內(nei) 京滬、濟青、萊泰、濱萊、濟萊、青萊、博萊等多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捷,1小時可到達濟南飛機場,2小時可到達青島,4小時可到達省內(nei) 最遠地區。 萊蕪職業(ye) 技術學院位於(yu) 萊蕪高新區,2000年10月經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由原萊蕪師範學校、萊蕪市第二職業(ye) 中專(zhuan) 、萊蕪廣播電視大學和萊蕪市衛生職工中等4所學校合並而成,是一所全日製公辦普通高等院校,是山東(dong) 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項建設單位。學院還先後獲得山東(dong) 省職業(ye) 教育先進單位、山東(dong) 省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集體(ti) 和山東(dong) 省高職高專(zhuan) 人才培養(yang) 工作水平評估優(you) 秀學院,山東(dong) 省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dong) 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學院堅持“服務萊蕪、輻射周邊,工科為(wei) 主、多科並舉(ju) ,培養(yang) 高端技能型人才,建設省內(nei) 一流、國內(nei) 知名的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立院、質量強院、文化興(xing) 院”的辦學方針及“人人成才、人人就業(ye) ”的培養(yang) 目標,形成了“感恩·趕超”的學院精神,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社會(hui) 服務能力穩步提高。 學院規劃用地2000畝(mu) ,現用地839畝(mu) ,建築麵積23萬(wan) 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chan) 6.3億(yi) 元,儀(yi) 器設備總值7000萬(wan) 元,館藏圖書(shu) 80.1萬(wan) 冊(ce) 。學院在職教職工737人,專(zhuan) 任教師55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5人,博士15人,碩士297人,外聘企業(ye) 兼職教師158人,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231人。省級教學名師2名,山東(dong) 高校十大師德標兵1名,1名全省職業(ye) 教育先進個(ge) 人,1名教師榮登“中國好人榜”。教師獲國家專(zhuan) 利527項,已發表論文1316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37篇,核心期刊223篇。學院現麵向全國19個(ge) 省、自治區招生,全日製在校生9000人。 學院現設有機電工程係、機械與(yu) 汽車工程係、信息工程係(軟件學院)、冶金與(yu) 建築工程係(粉末冶金學院)、經濟管理係、商務管理係、師範教育與(yu) 藝術係、醫學技術與(yu) 護理係(生物電醫學技術學院)8個(ge) 係以及新材料、光機電一體(ti) 化技術、智能技術、生物、投資與(yu) 理財、軟件、生物電技術等16個(ge) 研究所和1個(ge) 研究院(山東(dong) 江河濕地生態研究院)。開設機電一體(ti) 化技術、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yu) 維修技術、建築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yu) 製造、食品生物技術、生物製藥技術、軟件技術、工程造價(jia) 、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文物鑒定與(yu) 修複、房地產(chan) 經營與(yu) 估價(jia) 、環境藝術設計、學前教育等50個(ge) 專(zhuan) 業(ye) ,形成了以工科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經管、信息、文化藝術類等專(zhuan) 業(ye) 相互協調發展的專(zhuan) 業(ye) 結構。 學生大賽成績突出,在國家和省級大學生機電產(chan) 品設計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比賽中,截至目前,學院同學在國家和省級技能大賽中共獲得各類獎項418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6項,省級特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59項。在2010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中,學院代表隊代表山東(dong) 省參加全國電子設計比賽,一舉(ju) 奪得一等獎,成為(wei) 山東(dong) 省高職院校唯一獲得全國一等獎的代表隊。山東(dong) 省教育廳為(wei) 中共萊蕪市委、萊蕪市人民政府發來賀信表示祝賀。學院創新高職辦學模式,推進校企一體(ti) 化合作辦學、大學生誌願服務等辦學成就多次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山東(dong) 高等教育》、《齊魯晚報》等媒體(ti) 宣傳(chuan) 報道。 “人人成才,人人就業(ye) ”,學院湧現出了大批優(you) 秀學生,如計算機係學生楊海峰榮獲“山東(dong) 省計算機能手”稱號,並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校十大優(you) 秀學生”。信息工程係學生高思國、計算機係學生亓伯川、黃帥榮獲“山東(dong) 省十大優(you) 秀大學生提名獎”。藝術係學生劉暢在全國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選拔賽中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現已經成為(wei) 濟南電視台優(you) 秀主持人。信息工程係學生羅軍(jun) 自己成立“濟南凱勝電子有限公司”,現有職工30餘(yu) 人,公司年營業(ye) 額達500多萬(wan) 元。 學院教育教學取得顯著成果。機械基礎教學示範中心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校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控中心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首批數控加工仿真鑒定單位。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冶金技術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職高專(zhuan) 示範專(zhuan) 業(ye) 。機電一體(ti) 化技術、生物製藥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金屬材料與(yu) 熱處理技術、軟件技術、數控技術6個(ge) 專(zhuan) 業(ye) 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校特色專(zhuan) 業(ye) ,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冶金技術被評為(wei) 省高職高專(zhuan) 示範專(zhuan) 業(ye) 。《中藥材原植物來源鑒別》被評為(wei) 國家級精品課程,《機械製圖》、《物理學》、《藥用植物學》、《機械設計基礎》、《數據結構》、《互換性與(yu) 測量技術》、《微機原理與(yu) 接口技術》、《傳(chuan) 感器與(yu) 自動檢測技術》、《藥品營銷》等19門課程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精品課程。生物製藥技術專(zhuan) 業(ye) 、應用電子技術專(zhuan) 業(ye) 、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專(zhuan) 業(ye) 、軟件技術專(zhuan) 業(ye) 4個(ge) 教學團隊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生物製藥技術、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專(zhuan) 業(ye) 被評為(wei) 中央職業(ye) 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電工電子實訓中心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教育廳、財政廳重點支持的實訓基地項目。“山東(dong) 省粉末冶金先進製造重點實驗室”獲省科技廳批準,並確定為(wei) 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從(cong) 而使學院成為(wei) 山東(dong) 省唯一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高職院校。 學院先後與(yu) 泰山鋼鐵、山東(dong) 力創、新藝粉末、山東(dong) 朗進、瑞冠花卉、中國重汽、日照鋼鐵、特變電工魯纜公司、福田雷沃重工、青島金王、天津通廣、魯南製藥、北京匯源、北京中關(guan) 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hui) 等200餘(yu) 家企業(ye) 、行會(hui) 建立了校企一體(ti) 化合作關(guan) 係;與(yu) 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山東(dong) 大學、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等重點大學,在現代農(nong) 業(ye) 、粉末冶金、材料技術等領域開展教學、科研合作;與(yu) 美國麻省港灣社區學院、本傑明富蘭(lan) 克林理工學院、台灣修平技術學院等中外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學院畢業(ye) 生每年的就業(ye) 率都在90%以上。 2012年,學院順利通過山東(dong) 省教育廳、財政廳組織的專(zhuan) 家評審,被確定為(wei) 山東(dong) 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首批立項建設單位。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秘書(shu) 長、原山東(dong) 省委書(shu) 記李建國,全國人大常委、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劉明祖,全國人大常委、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原山東(dong) 省省長李春亭,原山東(dong) 省政協主席陸懋曾,原山東(dong) 省省長薑大明,山東(dong) 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時立軍(jun) ,山東(dong) 省委副書(shu) 記王軍(jun) 民,廣東(dong)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原山東(dong)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山東(dong) 省委高校工委副書(shu) 記齊秀生,萊蕪市五大班子等領導同誌親(qin) 臨(lin) 學院檢查指導工作,對學院的建設和發展給予高度評價(jia) 。中國工程院院士餘(yu) 鬆烈來學校指導工作,並為(wei) 學院題詞:學校有特色,專(zhuan) 業(ye) 有特點,學生有特長。 |
專業
代號 |
專業名稱 |
科類 |
學製 |
計劃
總數 |
招生範圍 | |||||||
萊蕪 |
濟南 |
淄博 |
棗莊 |
濟寧 |
伟徳体育官网 |
臨沂 |
菏澤 | |||||
01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理工 |
五年 |
200 |
130 |
5 |
5 |
5 |
5 |
10 |
30 |
10 |
02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理工 |
五年 | |||||||||
03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理工 |
五年 | |||||||||
04 |
應用電子技術 |
理工 |
五年 | |||||||||
05 |
會計電算化 |
文史 |
五年 | |||||||||
06 |
學前教育 |
文史 |
五年 | |||||||||
07 |
藝術設計 |
藝術 |
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