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東營職教網 >> 技工教育的發展特色與突出貢獻

技工教育的發展特色與突出貢獻

更新時間:2025-02-21
導讀:技工院校150多年的發展曆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發展,技工院校形成了與其他教育類型不同的鮮明的辦學特色。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以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使命,始終服務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局,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麵擔當重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技工院校150多年的發展曆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發展,技工院校形成了與(yu) 其他教育類型不同的鮮明的辦學特色。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以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wei) 使命,始終服務於(yu)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局,在技能人才培養(yang) 方麵擔當重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wei) 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國內(nei) 研究者普遍認為(wei) ,技工學校發軔於(yu) 近代洋務運動時期,以1868年福建船政學堂培養(yang) 技工的“藝圃”誕生為(wei) 標誌。戰爭(zheng) 時期,培黎技工學校、東(dong) 北解放區民主政府的中長鐵路大連機車青年工人技術學校、鐵道部哈爾濱技工學校等一批技工學校,為(wei) 新中國技工學校發展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技工學校得到黨(dang) 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麵。

技工教育的辦學特色

回首技工院校150多年的發展曆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發展,技工院校形成了與(yu) 其他教育類型不同的鮮明的辦學特色。

服務產(chan) 業(ye) 經濟,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技術工人的辦學定位。技工院校始終服務於(yu) 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以培養(yang) 企業(ye) 一線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為(wei) 己任。從(cong) 管理體(ti) 製上看,技工學校發端於(yu) 企業(ye) 辦學、實業(ye) 家辦學,無論民國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技工教育,都是由產(chan) 業(ye) 部門或是勞動部門管理,主要出發點也是著眼於(yu) 能夠使技工培養(yang) 與(yu) 產(chan) 業(ye) 經濟更加密切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麵向實體(ti) 經濟,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重點培養(yang) 技工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一五”期間,技工學校主要圍繞156個(ge) 工業(ye) 項目設立,為(wei) 工業(ye) 發展培養(yang) 技工,由此形成了服務於(yu) 製造業(ye) 的辦學傳(chuan) 統。長期以來,技工院校的結構布局、專(zhuan) 業(ye) 設置都以第二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經過幾十年的傳(chuan) 承和積澱,在師資隊伍、生產(chan) 實習(xi) 條件、人才培養(yang) 模式等方麵建立起明顯優(you) 勢。近年來,技工院校依然堅持為(wei) “中國製造”培養(yang) 技能人才的辦學特色,適應傳(chuan) 統製造向數字製造、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要求,為(wei) 我國先進製造業(ye) 培養(yang) 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

校企雙製、工學一體(ti) 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的基本辦學製度,多年來,逐步探索形成了“校企雙製、工學一體(ti) ”的培養(yang) 模式,並寫(xie) 入國務院有關(guan) 文件。“校企雙製”的核心,就是“八個(ge) 共同”:校企雙方共同招生招工、共商專(zhuan) 業(ye) 規劃、共議課程開發、共組師資隊伍、共創培養(yang) 模式、共建實習(xi) 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評培養(yang) 質量,從(cong) 而把校企合作貫穿於(yu) 學校工作的全方位、全過程。

以促進就業(ye) 為(wei) 導向、以技能提升為(wei) 目標的培養(yang) 方向。技工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的組成部分,但非學科教育,注重學生的職業(ye) 技能和職業(ye) 素養(yang) 培養(yang) ,以能夠適應崗位需求,促進學生直接就業(ye) 為(wei) 導向。按照職業(ye) 技能水平而非學曆層次規定學校的辦學層次,根據職業(ye) 能力和水平設置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采取適合技能提升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並以學生技能水平和職業(ye) 素養(yang) 作為(wei) 學校辦學評價(jia) 和學生學業(ye) 評價(jia) 的重要標準。因此,學生的高就業(ye) 率和高質量就業(ye) ,始終是技工院校屹立職業(ye) 教育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學製培養(yang) 與(yu) 職業(ye) 培訓並重的辦學特色。技工院校是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ye) 培訓體(ti) 係的重要載體(ti) ,是承擔技工教育、職業(ye) 培訓、技能鑒定、競賽集訓、公共實訓、就業(ye) 服務等工作的綜合性培訓基地。技工院校普遍重視職業(ye) 培訓,按照各級人社部門的部署要求,積極參與(yu) 就業(ye) 再就業(ye) 培訓、開展技能扶貧,配合企業(ye) 開展職工技能提升和技能研修,培訓人數常年高於(yu) 學製培養(yang) ,為(wei) 就業(ye) 工作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務。

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wei) 統領的職業(ye) 素養(yang) 培養(yang) 。技工院校培養(yang) 一線技工的辦學定位,技工院校學生多來自普通勞動者家庭的生源特點,以及技工院校實踐本位、工學一體(ti) 、教育與(yu) 生產(chan) 勞動相結合的培養(yang) 方法,都有利於(yu) 學生養(yang) 成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xi) 慣和勞動情懷,有利於(yu) 工匠精神的培養(yang) 和傳(chuan) 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已經融入技工院校精神、製度、行為(wei) 等各個(ge) 文化層麵,逐步形成特色文化。

技工教育的突出貢獻

從(cong) 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曆程和辦學特色來看,技工院校始終是我國技術工人和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力量,是技能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以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wei) 使命,始終服務於(yu)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局,在技能人才培養(yang) 方麵擔當重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wei) 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技術工人學製培養(yang) 的主渠道作用。技工學校從(cong) 開始創建就以技術工人培養(yang) 為(wei) 目標。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技工學校是唯一以技術工人培養(yang) 為(wei) 主要任務的教育培訓機構,成為(wei) 我國學製培養(yang) 技工的主渠道。70年來,技工院校始終堅持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合格技工的辦學定位不動搖,培養(yang) 出難以計數的畢業(ye) 生,絕大多數都從(cong) 事企業(ye) 一線生產(chan) 勞動,是企業(ye) 特別是製造業(ye) 企業(ye) 一線技術工人的重要來源。畢業(ye) 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幹得好”,具有較高的生產(chan) 技能和職業(ye) 素養(yang) ,經過崗位生產(chan) 實踐的鍛煉,多數都成為(wei) 生產(chan) 一線的高級技工、技師,成為(wei) 科學技術向生產(chan) 力轉化的中堅力量。

高技能人才和技能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的骨幹作用。技工院校秉持高端引領的理念,始終站在我國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最高端。從(cong)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技工學校進行高級技工學製培養(yang) 的探索,90年代初,高級技工學校設立,成為(wei) 我國唯一能夠培養(yang) 高級技工的教育培訓機構。進入新世紀後,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快速發展,在高級技工培養(yang) 方麵發揮了骨幹作用,成為(wei) 高級技工學製培養(yang) 的重要依托。高級工以上年培養(yang) 規模已達30萬(wan) 人,在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xing) 計劃中,技工院校作出了突出貢獻。在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基礎上,技工院校與(yu) 企業(ye) 合作,開展技能提升和研修,著力打造大國工匠、技能領軍(jun) 人才。

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創新引領作用。技工院校非學科教育,從(cong) 一開始就具有教育與(yu) 生產(chan) 勞動相結合的方向,具有同生產(chan) 實際相結合的鮮明特征。多年來,始終重視生產(chan) 實習(xi) 教學,堅持實踐本位,動手能力培養(yang) ,半工半讀、工學一體(ti) ,注重在真實生產(chan) 環境中培養(yang) 人才,形成了技工院校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並為(wei) 各類職業(ye) 教育所借鑒。在長期發展曆程中,技工院校與(yu) 時俱進,遵循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不斷貼近企業(ye) 需求,開拓創新,引領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改革。近年來,技工院校適應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新形勢,探索實行“校企雙製、工學一體(ti) ”的人才培養(yang) ,將教育、就業(ye) 製度與(yu) 企業(ye) 生產(chan) 、用人製度有機結合,學校學習(xi) 過程與(yu) 企業(ye) 工作過程相互融合,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共育、工學一體(ti) 的辦學製度和培養(yang) 模式。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服務作用。技工院校是承擔技工教育、職業(ye) 培訓、技能鑒定、競賽集訓、公共實訓、就業(ye) 服務等工作的綜合性培訓基地,全方位、多功能服務於(yu)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麵,通過校企合作學製培養(yang) ,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輸送合格青年技工;另一方麵,配合企業(ye) 開展多種形式的在職職工培訓,通過設立彈性學製等形式,滿足在職人員通過技工教育獲得技能提升和職業(ye) 發展的需求。承擔企業(ye) 新型學徒製培訓、職工轉業(ye) 轉崗培訓。開設技師研修班,開展技能大師交流研討。同時,技工院校積極參與(yu) 國家職業(ye) 標準的開發,組織開發培訓包和培訓課程,已開發汽車維修、計算機網絡應用等12個(ge) 職業(ye) 的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標準,為(wei) 職業(ye) 技能培訓、鑒定和職業(ye) 技術等級評價(jia) 工作提供技術支持。技工院校普遍設有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所,為(wei) 各類勞動者提供技能鑒定和技能評價(jia) ,在技能人才評價(jia) 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新中國成立70年,也是技工院校蓬勃發展並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70年。技工教育大有可為(wei) ,也必將大有作為(wei) 。技工院校要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引下,堅持改革創新、不斷銳意進取,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培養(yang) 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青年技能人才大軍(jun) ,推動我國從(cong) 農(nong) 民工大國向技工大國轉變,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 學前教育專業和幼師專業有什麽區別?哪
下一篇: 口腔工藝技術專業介紹及就業前景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