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高級技工極為(wei) 缺乏。造成高級技工緊缺的深層次原因是社會(hui) 對人才理解的扭曲,全社會(hui) 還沒有達成重視技工的共識。人們(men) 普遍存在重高層學曆教育、輕職業(ye) 技能培訓的觀念
●高級技工的緊缺,不僅(jin) 會(hui) 拖“中國製造”的後腿,而且會(hui) 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對中國經濟競爭(zheng) 力的進一步提高構成嚴(yan) 重威脅。這一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遏製,我們(men) 將會(hui) 付出沉重的代價(jia)
●如果全社會(hui) 能夠營造出一個(ge) 良好的氛圍,讓高級技工的身價(jia) 上漲起來,讓高級技工的頭銜閃亮起來,多湧現出像李斌一樣的“藍領英雄”,我國一定會(hui) 在較短時間內(nei) 扭轉高級技工緊缺的局麵
“中國製造”正在世界範圍內(nei) 崛起。可是,我們(men) 在這一發展和奮鬥的過程中,也會(hui) 遇到種種障礙,其中一個(ge) 重要的障礙就是高級技工的緊缺。
目前中國的高級技工極為(wei) 缺乏。據統計,在我國1.4億(yi) 名職工中,技工僅(jin) 占50%,即7000萬(wan) 人,在這些技工中,初級工占60%,中級工占35%,高級工僅(jin) 占5%。與(yu) 此相比,在發達國家中,初級工僅(jin) 占15%,中級工占50%,高級工占35%之多。曾幾何時,以精湛技能享譽全國的“上海師傅”,實際上就是高級技工的代名詞。可如今,在上海現有的130多萬(wan) 技工中,高級技工、技師僅(jin) 占6%。其他地區的情況也大致相差不多,如廣東(dong) 全省缺技師150萬(wan) 人,深圳缺技師17萬(wan) 人,由於(yu) 缺乏技能人才,產(chan) 品報廢率高達兩(liang) 成半。高級技工嚴(yan) 重斷層,以至於(yu) 出現企業(ye) 開出年薪40萬(wan) 元仍招不到高級技工的現象。
造成高級技工緊缺的深層次原因是社會(hui) 對人才理解的扭曲,全社會(hui) 還沒有達成重視技工的共識。人們(men) 普遍存在重高層學曆教育、輕職業(ye) 技能培訓的觀念。在這種觀念指導下,許多企業(ye) 招聘重學曆、輕技術,他們(men) 願意花高價(jia) 招收博士、碩士和學士,卻不願給高級技工以適當的薪酬。企業(ye) 願意用各種激勵機製刺激高級管理人才、高級營銷人才、高級技術人才等,卻對技工缺乏激勵。技術工人在企業(ye) 裏和社會(hui) 上地位不高,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種由於(yu) 職業(ye) 分工不同引起的社會(hui) 心理影響不可小視。在對小學生進行的調查中,幾乎沒人願意當一名技術工人,家長也一心一意讓孩子上大學,追求高學曆,而不願接受職業(ye) 技術訓練。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社會(hui) 和企業(ye) 都十分關(guan) 注核心競爭(zheng) 力,但不少人常常把核心競爭(zheng) 力僅(jin) 僅(jin) 理解為(wei) 技術創新能力、企業(ye) 獲得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以及管理水平。實際上,沒有合格的技工,再先進的設計方案也變不成優(you) 秀的產(chan) 品,科技創新也無法轉變為(wei) 財富。
有專(zhuan) 家分析,高級技工這一特殊資源一旦“斷檔”,等到市場反應過來,為(wei) 時已晚。如果電荒需要三五年緩解的話,那麽(me) 高級技工荒則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緩解。高級技工的緊缺,不僅(jin) 會(hui) 拖“中國製造”的後腿,而且會(hui) 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對中國經濟競爭(zheng) 力的進一步提高構成嚴(yan) 重威脅。這一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遏製,我們(men) 將會(hui) 付出沉重的代價(jia) 。
麵對高級技工的緊缺,不能再延誤了!必須立即行動起來,以扭轉這一狀況。首先要確立正確的人才觀念,總經理、工程師是人才,高級技工也是人才。比如,同樣的飛機部件,假設由美國工人組裝飛機可飛1200小時,由俄羅斯工人組裝可飛800小時,由我國的工人組裝卻隻能飛400小時。我國不良產(chan) 品每年造成的損失近2000億(yi) 元,科技成果轉化率隻有15%左右,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隻有29%,遠遠低於(yu) 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都在於(yu) 缺乏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可見,當務之急必須要確立高級技工也是人才的觀念。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主管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把培養(yang) 技能人才納入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構建市場化社會(hui) 化的職業(ye) 培訓體(ti) 係。近年教育部、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聯合提出優(you) 先在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與(yu) 軟件開發、汽車運用與(yu) 維修、護理等四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ang) 工程”,500多所職業(ye) 技術院校被確定為(wei) 技能型緊缺人才示範性培養(yang) 培訓基地,1400多個(ge) 企事業(ye) 單位成為(wei) 這些院校的合作單位。該工程計劃至2007年為(wei)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領域輸送畢業(ye) 生100萬(wan) 人,提供技能培訓300萬(wan) 人次,以緩解技能型人才的緊缺狀況。
一定要把重視職業(ye) 技術教育作為(wei) 頭等大事來抓。德國一直重視職業(ye) 技術教育,在他們(men) 看來,職業(ye) 技術教育與(yu) 正常學曆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在發展和完善職業(ye) 技術教育上也是不遺餘(yu) 力,這成為(wei) 德國經濟發展迅速、高質量的德國製造產(chan) 品走向全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的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的。大力發展職業(ye) 技術教育還要有一套相應的製度,包括實行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製,建立技工晉升評級製度,提高技工的工資待遇,真正從(cong) 製度上重視技工的培養(yang) 和提高。我國現在的職業(ye) 技術教育仍以理論為(wei) 主,以課堂教育為(wei) 中心,這樣培養(yang) 出來的學生是難以適應社會(hui) 和企業(ye) 的需要。更有甚者,不少高等職業(ye) 技術院校的領導整天熱衷於(yu) “升本”,卻不去研究如何適應社會(hui) 的需要、企業(ye) 的需要來培養(yang) 學生,提高職業(ye) 技術教育水平,這樣的高等職業(ye) 技術院校能辦好嗎?
總之,如果全社會(hui) 能夠營造出一個(ge) 良好的氛圍,讓高級技工的身價(jia) 上漲起來,讓高級技工的頭銜閃亮起來,多湧現出像李斌一樣的“藍領英雄”,我國一定會(hui) 在較短時間內(nei) 扭轉高級技工緊缺的局麵,為(wei) “中國製造”增添一股強大的力量! (作者為(wei) 上海立信會(hui) 計學院經貿與(yu) 法律係教授)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