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hui) 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hui) 作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2019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要求和政策取向時指出多個(ge) 有關(guan) 職業(ye) 教育的重磅信息,每一則都關(guan) 係到職業(ye) 院校、師生的切實利益,趕緊隨聚焦職教先睹為(wei) 快!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既有利於(yu) 緩解當前就業(ye) 壓力,也是解決(jue) 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ju) 。
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ye) 生和退役軍(jun) 人、下崗職工、農(nong) 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wan) 人。
此外,還要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麵、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曆證書(shu) 和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互通銜接。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ti) 製,提高辦學質量。
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地方財政也要加強支持。設立中等職業(ye) 教育國家獎學金。支持企業(ye) 和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職業(ye) 教育。
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從(cong) 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中拿出1000億(yi) 元,用於(yu) 1500萬(wan) 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ye) 培訓。
李克強總理說,我們(men) 要以現代職業(ye) 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yang) 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jia) 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高職院校今年擴招100萬(wan) 人,這關(guan) 係到全國1418所高職院校的發展。這一消息在兩(liang) 會(hui) 場內(nei) 外引發強烈關(guan) 注。
從(cong) 去年兩(liang) 會(hui) “完善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寫(xie) 進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到同年8月我國高職院校首個(ge) “世界一流”建設方案獲批通過,再到近日國務院印發的“硬核”文件《國家職業(ye) 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把職業(ye) 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說,職業(ye) 教育正在昂首邁入屬於(yu) 它的“黃金時代”。而今天從(cong) 兩(liang) 會(hui) 會(hui) 場傳(chuan) 來的消息,讓“黃金時代”的“成色”更足。
隨著職業(ye) 教育重要性的日漸凸現,高職招生也水漲船高。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其中高職(專(zhuan) 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國普通本專(zhuan) 科共招生790.99萬(wan) 人,其中普通專(zhuan) 科招生368.83萬(wan) 人,比上年增長5.16%,占普通本專(zhuan) 科人數的46.63%;全國普通本專(zhuan) 科共有在校生2831.03萬(wan) 人,其中普通專(zhuan) 科在校生1133.70萬(wan) 人,比上年增長2.60%,占普通本專(zhuan) 科人數的40.05%。
如今,高職院校為(wei) 什麽(me) 要進行擴招?如何進行擴招?今年擴招100萬(wan) 人又將引起哪些“蝴蝶效應”?對此,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們(men) 有話說。
01高職擴招,蓄勢已久
看到高職院校今年要擴大招生100萬(wan) 人這部分內(nei) 容時,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ye) 學院院長鄭亞(ya) 莉激動得有些坐不住了——她今年帶來的一份議案便是建議擴大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
在鄭亞(ya) 莉看來,擴大高等職業(ye) 教育規模是推進我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當前,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轉型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實現升級和轉型更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而高等職業(ye) 教育就是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著力培養(yang) 大批滿足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
教育部發布的職業(ye) 教育這3年來的“成績單”顯示,職業(ye) 教育大規模培養(yang) 技術技能人才能力不斷增強,在現代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等領域,70%以上的一線新增從(cong) 業(ye) 人員來自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職業(ye) 教育社會(hui) 認可度顯著提升。同時,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頻共振的發展格局,職業(ye) 教育國家標準體(ti) 係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因此,鄭亞(ya) 莉認為(wei)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ye) 教育已經具備較好的辦學條件和較高的人才培養(yang) 質量,尤其是2006年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啟動以來,建設的456所優(you) 質學校、3815個(ge) 骨幹專(zhuan) 業(ye) ,具有較強的擴招能力。加上高職教育學製短、見效快、空間大,能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擴大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推進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實現普通學校和職業(ye) 學校更加均衡的發展,能進一步優(you) 化教育結構,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實現。”鄭亞(ya) 莉認為(wei) ,高職擴招同時還能充分發揮高等職業(ye) 教育與(yu) 區域經濟緊密結合的特性,更大規模培養(yang) 培訓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升城鄉(xiang) 新增勞動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較好解決(jue) 人才培養(yang) 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既有利於(yu) 緩解當前就業(ye) 壓力,也是解決(jue) 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ju) 。
她關(guan) 於(yu) 高職擴招的認識和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不謀而合。在他看來,高職擴招無疑將讓更多學生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hui) 。“毫無疑問,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機會(hui) 越多,國民的總體(ti) 素質就會(hui) 更高,也有了冒出更多大師級人才的土壤,能培養(yang) 出更多適應社會(hui) 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對個(ge) 人來講,讀書(shu) 總比不讀書(shu) 好,比留在社會(hui) 上好,能提高他的競爭(zheng) 力。”
“高等職業(ye) 院校的生源以農(nong) 村青年為(wei) 主,更多農(nong) 村青年接受高等職業(ye) 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ye) ,在改變個(ge) 人命運的同時,也能惠及整個(ge) 家庭。”鄭亞(ya) 莉表示,目前我國高等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半年後就業(ye) 率達到了90%,就業(ye) 起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呈現較好的局麵,也能為(wei) 精準脫貧作出更大的貢獻。
01如何擴招?廣東(dong) 省先行一步
具體(ti) 怎麽(me) 擴招?此前,已有省份在擴大高等職業(ye) 教育規模上開始探索。
今年2月,廣東(dong) 省印發了《廣東(dong) 省職業(ye) 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計劃》),推進職業(ye) 教育“擴容”是備受業(ye) 界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創新點之一。
按照《計劃》,廣東(dong) 預計到2021年新增12萬(wan) 個(ge) 以上高職學位,全省中職學校數量從(cong) 464所整合到350所左右,中職畢業(ye) 生升學率達到30%,本科高校招收高職院校畢業(ye) 生人數比2018年翻一番等。
具體(ti) 到哪個(ge) 學校擴招,擴招多少,目前廣東(dong) 輕工職業(ye) 技術學院院長盧坤建正在等著安排。“以我們(men) 學校為(wei) 例,如果說今年讓我們(men) 比去年多招1500人,那政府會(hui) 按照相應的辦學標準來計算各方麵的經費給我們(men) 撥錢,來匹配相應的學生規模。”
“廣東(dong) 的高等教育是在保證質量下的擴招,廣東(dong) 今年對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ye) 學校的投入有大幅度增加,目的就是保障擴招之後這些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比如校舍的平均麵積、行政辦公的麵積、設備的數量、師生比等等。”全國政協委員、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在許玲看來,《計劃》特別強調了“全省中職學校數量從(cong) 464所整合到350所左右,中職畢業(ye) 生升學率達到30%”,在高職“擴容”的同時也對中職教育的結構進行布局優(you) 化,可以說在構建中職、高職銜接的立交橋。
今後高職擴招中,鄭亞(ya) 莉也認為(wei) ,大幅提高中職生升學率是一個(ge) 有效的現實路徑。
“中等職業(ye) 學校作為(wei) 我國職業(ye) 教育的重要基石,作為(wei) 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中的基礎環節,吸引力不夠強、社會(hui) 認可度不夠高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其主要原因是升學率低,未能充分發揮其在現代職教體(ti) 係中的基礎作用”。她建議大幅提高中職生升入高職院校(專(zhuan) 科)的比例,讓更多已經接受了職業(ye) 教育的青年人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hui) ,真正打通職教體(ti) 係的薄弱環節。
02“量的擴大與(yu) 質的提高兩(liang) 手都要抓”
高職擴招,是否會(hui) 造成部分學校培養(yang) 質量的下降?對此,盧坤建倒是不擔心,“職業(ye) 教育的擴招與(yu) 質量下降並不存在必然的聯係”。在他看來,職業(ye) 教育和本科教育是兩(liang) 種同等重要但不同類型的教育,“很多研究性大學的學生培養(yang) 其實是一種精英化的培養(yang) ,需要學校有長期的積累和積澱,但職業(ye) 教育是對接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技能人才的,隻要產(chan) 教融合進行得好,有強大的企業(ye) 作為(wei) 後盾,就不必然會(hui) 造成學生培養(yang) 質量的下降”。
鄭亞(ya) 莉認為(wei) ,高職在擴招中應堅持寬進嚴(yan) 出結合,量的擴大與(yu) 質的提高兩(liang) 手都要抓、都要硬。既要堅持德技並修,將職業(ye) 技能培養(yang) 與(yu) 職業(ye) 精神培養(yang) 相融合,同時也要結合區域產(chan) 業(ye) 的新發展,動態調整專(zhuan) 業(ye) 結構,深化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建設,切實做到校企共同製訂人才培養(yang) 方案、構建課程體(ti) 係、開發課程資源、組織實訓教學,夯實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
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說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命門”。因此鄭亞(ya) 萍特別強調,高職院校要深化產(chan) 教融合,可以以職教集團、現代學徒製、應用技術協同中心等為(wei) 抓手,引導行業(ye) 企業(ye) 用人單位深度參與(yu)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ang) ,開源引進企業(ye) 高技能人才進入學校兼職兼薪,主動輸出教師進入企業(ye) 掛職輪訓,實現校企師資雙向流動。
周洪宇的思路有些不同。在他看來,除了加強校企合作,也應該大力鼓勵企業(ye) 辦學。“職業(ye) 教育是培養(yang) 技能技術人才的,而企業(ye) 是培養(yang) 這類技能型人才的最佳場所,沒有誰比企業(ye) 裏的師傅更清楚企業(ye) 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才、如何結合企業(ye) 需要培養(yang) 人才、如何在生產(chan) 實踐中培養(yang) 真正的職業(ye) 技能型人才,鼓勵企業(ye) 辦學時,國家應該出台相應政策,比如明確規定企業(ye) 辦職業(ye) 教育所產(chan) 生的費用衝(chong) 抵稅收,這樣企業(ye) 才沒有壓力,沒有後顧之憂”。
在鄭亞(ya) 莉看來,高職擴招也要因地製宜,因校製宜,“不是所有地區的所有學校都要擴招”,擴招應該向兩(liang) 類地區傾(qing) 斜,一是向長三角、珠三角、津京冀等經濟社會(hui) 發展質量高、吸納就業(ye) 能力強的經濟帶內(nei) 的高職院校傾(qing) 斜;二是向經濟較為(wei) 薄弱的西部地區、東(dong) 北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傾(qing) 斜,給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供給。
“人才供給一定要與(yu) 社會(hui) 需求結合起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強調,高職院校在進行擴招時一定要實時了解社會(hui) 的需求、產(chan) 業(ye) 的調整等,從(cong) 而靈活配置教育資源,如果供需不平衡勢必會(hui) 出現企業(ye) 招工難、學生就業(ye) 難的兩(liang) 難問題。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zhuan) 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於(yu) 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ge) 人和網站,我們(men) 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係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men) 盡快予以更正。
bv伟德中文网(www.30minutelunchbreak.com)-會(hui) 員升級服務-網站廣告服務-職教網匯款信息-網站免責聲明-bv伟德中文网聯係方式-網站公告聲明
電話: 17096005106 郵箱: gocollege#126.com 扣扣:1305622701
伟德国际1946始于英国 bv伟德中文网 Copyright 2008-2025 www.30minutelunchbre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