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職業技術技工學校——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網站首頁 >> 濰坊職教網 | 收藏本校
臨沂電力學校山東東營藍海職業學校 青島海信中心聯校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排名前十大技校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春季高考可以上本科嗎機電一體化專業 菏澤技師學院工業機器人專業介紹及就業前景 無人機應用技術學前教育專業 哪所學校有廚師專業山東工業技師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高鐵乘務 上中專技校有哪些好處山東技校大全,山東有哪些技校 什麽是五年一貫製?學技術,上技校如何選擇專業 技校有哪些專業適合女生學?落榜生報讀技校,前景更廣闊 技校都有什麽專業?電子商務專業 數控加工技術專業有哪些學校開設職教高考班 什麽是技師?學習電力專業的就業優勢 什麽是春季高考?職教高考能考什麽樣的大學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招生信息
學院新聞>>更多
    內容更新中...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動物科技係、動物醫學係、動物營養與水產係、寵物科技係、食品與藥品科技係、經濟貿易係、人文與社會科學部等六係一部。開設畜牧獸醫、養豬與豬病防治、養禽與禽病防治、畜牧機電技術、動物醫學、動物防疫與檢疫、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獸藥生產與營銷、動物醫藥、畜產品質量檢測與控製、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辦學特色
專業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自1955年建校以來,學院始終堅持立足畜牧業、融入畜牧業、服務畜牧業,按照“服務畜牧產業化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行業特色”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著眼做專、做精、做強、做大畜牧獸醫專業,拉長專業鏈,建設形成了包括畜牧、動物醫學、動物防疫檢疫等涵蓋畜牧獸醫全產業鏈的專業體係。形成了以畜牧獸醫為優勢、以現代農業為特色、以經濟貿易等為新增長點的專業結構。現擁有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
以崗位群為目標,構建課程體係。2000年,在全國率先實施具有重要示範意義的課程改革。打破傳統學科體係,按動物種類建設課程體係,提高了教學專業化、係統化水平,顯著提升了教學針對性和效果。這一改革舉措,贏得教育部、農業部專家和全國廣大農業院校的高度評價,經驗在全國推廣。
突出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根據行業所需要的能力和能力要素設置課程,建立了“崗位—綜合能力—能力要素”為主線的課程體係。建有《動物微生物》《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獸醫臨床診斷學》等22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
“雙師”比例高,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建立健全製度,完善激勵機製,推動教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全麵發展。通過內培外引、在職讀研、出國研修、社會招聘、人事代理等舉措,提高教師學曆層次和專業水平。近年來,有100多位教師通過在職進修,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數百人次教師到德國、美國、韓國等國家研修。教師隊伍年齡、專業、職稱、學曆結構科學合理。
培養“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學院實行青年教師輪崗製、教師掛職鍛煉製,鼓勵專業教師到畜牧企業任技術顧問,麵向社會招聘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聘請企業技術專家任兼職教師;定期舉行教師技能大比武,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
目前,學院擁有教授副教授12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全國高校教學名師1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1人,鳶都學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崗位專家3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全國農業職業教學名師3人,榮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40多人,有地市級以上政府或行業聘用的行業專家20多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的90%。
實驗實訓條件先進、容量充分
學院擁有130多個專業實驗室,建有動物疾病檢測中心、動物醫院、飼料廠、GMP標準獸藥廠、肉牛場、乳品廠和畜牧科技示範園等門類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達到了有專業就有校內實訓基地的水平,為學生實驗實訓提供了真實充足的職業條件。
堅持開放辦學,全麵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與國內外600多家畜牧企業和法國格隆集團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形成了多元化、規模化的廠中校,在國家級和省級龍頭企業設立固定校外實訓(創業實踐、德育實踐)基地200餘處。
台灣派斯德集團、北京大北農集團、山東六和集團、山東金牌畜禽集團、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公司、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等10餘家企業在學院設立獎助學金。
實踐教學強化、素質教育深入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創業型、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實施“以德育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的素質教育,走工學結合、產教結合、校企結合辦學之路,形成了鮮明的高職教育教學特色。
按照“在行業環境中辦學、在職業情境中育人”的理念,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實踐教學。根據畜牧業發展和應職崗位需要,製定了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及考核標準,堅持工學結合,推行教、學、做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實行理論與實踐學時1:1的教學計劃,實施實踐技能抽考製和畢業生職業技能鑒定證書製度,多措並舉,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
學院把開展校企合作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戰略舉措來抓,推行訂單式、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模式,把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與頂崗實習、專業教育與職業實踐有機融合,切實提高了學生崗位應職能力。自2009年以來,學院學生5次奪得全國職業院校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
校企合作形式多樣、成效顯著
學院本著開放互惠的原則,與廣大畜牧企業開展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領域廣泛的合作,形成了行業參與程度深、成功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機製。
專家常駐模式。10多年來,學院派專家常駐山東金牌畜禽集團公司,擔任企業技術總監,負責企業科技創新。以此為基礎,雙方開展多方麵合作。企業為學生實習提供便利。學院派學生到基地實訓,邊學習,邊頂崗生產,企業安排技術專家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企業顧問模式。學院以技術服務為依托,以校辦企業產品為載體,與山東新昌集團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係。學院專業教師擔任企業技術顧問,為企業提供技術谘詢,解決技術難題;校企雙方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進行科技開發。
實業合作模式。近年來,學院積極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新模式,與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北京大北農集團和山東亞太中慧集團合作,成立濰坊天宇科技牧業有限公司和山東惠康飼料有限公司。學院提供場地、設備和技術支持。企業提供資金、管理和經營團隊。學生輪流到企業實訓,保障實踐教學與行業發展同步。
企業助學模式。台灣派斯德集團是在我院最早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的企業之一,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派斯德集團在學院設立以企業命名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學院則優先為企業推薦優秀畢業生。近年來,山東六和、山東睿農、濰坊百德等多家企業在學院紛紛設立獎、助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子,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
資源共建模式。學院與山東華寶動物藥業公司、北京大北農集團、廣東正天公司等共同投資建立實驗室,實現資源資源共享,並開展人才培養、員工培訓合作。
文化共建模式。學院實施校企共建大學文化工程,十多家社會聲譽卓著的企業以自己的企業名稱冠名學院的道路、廣場,建立文化設施展示企業文化,包括經營理念、價值取向、用人標準、發展規劃等。此舉引入企業文化,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形成了獨特的大學文化,進一步鞏固了學生的專業思想,增進了學生和企業的交流。
多種模式相互滲透,相互關聯、綜合統一,形成了獨具特色、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模式。校企合作使社會資源與學校資源融為一體,把職業教育放在行業和社會大背景中,使教育教學在與行業完全開放、有效交流、緊密配合的狀態下進行,增強了高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2010年,山東省教育廳、省經信委批準,由我院牽頭組建的山東省畜牧職業教育集團掛牌成立,這是對我院多年堅持開放辦學、實施校企合作成績的充分肯定。集團的成立,把學院的校企合作推向了更高的發展層次,將大力推進山東畜牧職業教育向品牌化、集團化發展。
率先舉辦供需見麵會,畢業生供不應求
1988年,學院率先舉辦畢業生供需見麵會,搭起人才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實施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通過供需見麵會拉動、明星校友帶動、品牌效應推動、校企雙方聯動等有效機製,有力促進了畢業生就業。學院雙選會被確定為山東省畜牧獸醫類畢業生就業市場,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就業市場。近年來,每年都有500多家企事業單位前來招聘人才,提供崗位數是畢業生數的5倍,畢業生持續供不應求,實現了高就業率和高質量就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高,起薪高,就業質量名列同類院校前茅,多年居山東省首位或前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大眾日報》、山東衛視等先後予以報道。
山東省委副書記王軍民說:“培養人才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這個任務完成好不好要靠社會來檢驗。像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在圍繞市場需求設置專業,為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人才,確保學生有一技之長,確保學生走出校門就能就業等方麵,取得了很好的經驗,得到了學生和社會的認可。”
我院畢業生以技能嫻熟、作風過硬深受社會歡迎。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學院優秀畢業生的創業事跡。2011年3月23日,《中國教育報》用近2000字的較大篇幅,報道了我院“加強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的做法。報道說,學校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倡導“以創業促就業”的理念,發揮創業明星校友的示範作用,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創業率達到5%以上,遠遠超過同類院校平均創業率,湧現出了一個龐大的畢業生創業群體。
在遍布全國的牧院畢業生中,許多校友已成為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的領軍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徐曉玲,江蘇益客集團總裁田立餘,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標兵姚依東,“感動中國畜牧獸醫科技功勳人物”秦貞福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
積極參與畜牧經濟建設,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學院堅持以貢獻求支持,以服務求發展,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優勢,積極參與畜牧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山東成為全國畜牧大省、為學院所在地濰坊成為全國第一畜牧大市、為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力開展畜牧科技培訓。學院是山東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是國家“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山東省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工程”承辦單位,先後培訓新型農民近9000人。充分利用動物醫院、專業係教學門診等資源優勢,麵向企業員工和農民,多形式、大規模開展畜牧科技培訓,以臨床實踐機會多,培訓效果好,深受社會歡迎,年培訓6000餘人次。學院的職業技能鑒定站,對內麵向學生進行技能培訓與鑒定,對外承擔著省、市畜牧局的培訓、鑒定任務,近五年為全省培訓、鑒定技術人員17000餘人。主編農業部農民培訓教材數十部,在全國發行。
加強科研和成果轉化。我院與合作企業共同研製開發了140多種飼料、獸藥和乳製品,產品暢銷山東,遠銷廣東、黑龍江等10多個省份,深得廣大養殖戶青睞。學院實現了“人才、技術、產品”的全方位、全過程、網絡化服務,輻射、帶動數萬農民致富。
搭建服務平台,強化服務實效。學院的動物醫院每年的接出診量都在10000例以上。專家服務團足跡遍及山東以及江蘇、遼寧等省份,把先進的技術服務送到廣大畜牧企業和農村養殖戶。學院學生社團——科普協會,建會20多年來,常年為學校周邊縣市養殖戶提供免費上門服務,深受農民歡迎。
以龍頭企業為載體,廣泛開展技術服務,輻射帶動農民致富。在社會服務過程中,我院通過扶持、服務畜牧龍頭企業,形成了“學院 公司 農戶”的聯動服務模式,構建了覆蓋山東及周邊省份的龐大技術服務網絡。學院80%以上的專業教師都擔任畜牧企業的技術顧問。專家們通過常駐企業、掛職鍛煉、擔任顧問、培訓員工等方式,深入企業、農戶,廣泛開展技術服務。學院的技術通過一個個龍頭企業和服務網絡輻射各地,遍地開花結果,有力地推動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年創經濟和社會效益數以億計。
長青產業,黃金產業,前景廣闊
畜牧業對世界農牧漁業總產值的貢獻為40%,並維持著幾十億人的生計和糧食安全。由於收入增長拉動及科技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支撐,畜牧業成為農業經濟中增長最為迅猛的部門之一,未來人類對畜產品需求仍會不斷增加。
世界畜牧業發達國家畜牧產值占大農業的比重約為60—80%。目前,我國這一數值為33%,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戰略產業。畜牧業是日不落的長青產業、黃金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報名須知(推薦網上報名)
 
學校地址和聯係方式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在線谘詢在線報名在線錄取
報名方式
谘詢電話:暫無 郵編:261000 學校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勝利東街88號
校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