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開設機電技術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yu) 維修、數控加工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yu) 維修、智能樓宇化設備安裝與(yu) 運行、計算機應用、會(hui) 計電算化、學前教育、酒店服務與(yu) 管理、電子商務等專(zhuan) 業(ye) ,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專(zhuan) 業(ye) 是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zhuan) 業(ye) ,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yu) 維修是省級“雙證互通”試點專(zhuan) 業(ye) ,機電技術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yu) 維修專(zhuan) 業(ye) 是市級重點專(zhuan) 業(ye) 。2014年開始成立了春季高考專(zhuan) 業(ye) 班,開辟了中職學生進入大學深造的路子。學校先後與(yu) 山東(dong) 廣播電視大學、濟寧職業(ye) 技術學院、山東(dong) 交通職業(ye) 學院建成了長期聯合辦學的合作關(guan) 係
平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辦學特色 平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招生專業設置1、德育工作創新發展。立足沂蒙老區,堅持立德樹人自主管理,突出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將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大力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秉承“忠孝傳(chuan) 承、德技雙修”校訓,樹立“忠、孝、勤、實”核心理念,培養(yang) “德技雙馨”人才,被教育部評為(wei) 國家級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2、協同育人逐漸深化。與(yu) 海信集團、雷沃集團等40餘(yu) 家企業(ye) 開展校企合作,與(yu) 臨(lin) 沂大學等5所高校開展校校合作,建立“廠校一體(ti) ,德技雙修”立體(ti) 化育人模式。學校擁有“專(zhuan) 業(ye) 加特長”、“學曆加技能”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實現了“教學-實訓實習(xi) -安置”一體(ti) 化,現已建立了機電、電子、服裝、建築、餐飲與(yu) 旅遊管理等專(zhuan) 業(ye) 實習(xi) 實訓基地,並與(yu) 海信(浙江)空調有限公司、威海東(dong) 鑫電子、歌爾聲訊、南京福星、藍海集團、威海合慶集團、娃哈哈集團等大型企業(ye) 建立了長期人才培養(yang) 合作關(guan) 係,安置率達到100%,並做到終生安置。
3、內(nei) 部管理科學規範。堅持環境育人與(yu) 精細化管理結合,內(nei) 部管理製度健全,管理規範科學,校園環境賞心悅目,全方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4、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學校秉承“揚長教育”理念,推行“學做教一體(ti) ”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年來師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近百人,其中獲國賽二等獎一個(ge) ,省賽一等獎1個(ge) 、二等獎1個(ge) 。市賽近三年獲獎達200多人次。
5、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學校是5個(ge) 品牌企業(ye) 的員工培訓基地,是臨(lin) 沂市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十佳培訓基地“。除開展電大、職專(zhuan) 、技校三個(ge) 層次的學曆教育外,還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長期進行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失業(ye) 職工免費再就業(ye) 培訓和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培訓。2015年以來,學校共進行各種短期培訓18000餘(yu) 人次,其中陽光工程學員2600餘(yu) 人,並全部安置就業(ye) ,促進了全縣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增強了學校的服務職能。為(wei) 當地新舊動能轉換服務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6、基礎設施省內(nei) 一流。學校建有標準的塑膠跑道,數控機械加工中心、多媒體(ti) 網絡教室、微機室、電工電子技能室、機械原理實驗室、特種焊接實驗室、舞蹈室、鋼琴室、繪畫室、語音室等20多個(ge) 實驗、實訓教室,儀(yi) 器設備價(jia) 值3000餘(yu) 萬(wan) 元;建有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和圖書(shu) 資料室,藏書(shu) 190000餘(yu) 冊(ce) 。
7、專(zhuan) 業(ye) 設置科學合理。學校開設微機、機電、電子、財會(hui) 、數控、服裝、海信(機電)班、空乘服務、餐飲與(yu) 酒店管理、學前教育、技工班、3+2機械大專(zhuan) 班、高中班等專(zhuan) 業(ye) (班),其中機電、電商專(zhuan) 業(ye) 是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zhuan) 業(ye) ,微機、機電專(zhuan) 業(ye) 是省級“雙證互通”試點專(zhuan) 業(ye) ,機電、電子專(zhuan) 業(ye) 是市級重點專(zhuan) 業(ye) 。
8、國家政策落實到位。職業(ye) 中專(zhuan) 學生(含職業(ye) 中專(zhuan) 高中班)享受免學費政策。另外,國家對職業(ye) 中專(zhuan)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助學金政策,資助標準為(wei) 每年每生1500元,資助比例不低於(yu) 10% 。
9、升學人數連年遞增。2014年起山東(dong) 省實行春季高考新方案,首次采取“知識+技能”考試方式,職業(ye) 中專(zhuan) 高中班學生可以參加兩(liang) 次高考,既可參加高職院校的春季高考,又可參加六月份的普通高考,且不需要參加全國高中學業(ye) 水平考試,並且有600所轉型後的高等院校供職業(ye) 中專(zhuan) 學生報考和選擇,選擇的餘(yu) 地大,錄取的比率高。學校專(zhuan) 業(ye) 技能分的加大,眾(zhong) 多名牌大學的加盟和轉型,使上大學不再是夢,考本科、上名牌更加暢通。自2014年以來我校本科上線連年遞增。專(zhuan) 科升學100%。
10、電大教育助力提升,社區教育終生受用。學校還是山東(dong) 省電大分校,自建校以來一直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為(wei) 己任,為(wei) 完善終身教育體(ti) 係、建設學習(xi) 型社會(hui) 搭建了核心平台,先後獲得“山東(dong) 省信得過考點”、“省示範性基層電大”、“省級社區教育示範學校”等眾(zhong) 多榮譽稱號,並多次被評為(wei) 省、市“先進辦學單位”、“文明單位”。培養(yang) 本專(zhuan) 科學生逾萬(wan) 人,為(wei) 全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目前我校電大本專(zhuan) 科學曆教育有法學、會(hui) 計、計算機、中文、農(nong) 村基層幹部大專(zhuan) 班(與(yu) 省委組織部聯合)等近20個(ge) 專(zhuan) 業(ye) 。開展電大學曆提升班的同時還積極整合優(you) 質教育資源,發揮職業(ye) 教育的自身優(you) 勢及輻射功能,大力發展社區教育,為(wei) 本區域內(nei) 各個(ge) 社區居民終身學習(xi) 貢獻力量。
優(you) 惠的助學政策
職業(ye) 中專(zhuan) 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三年學費共計9000餘(yu) 元全免,家庭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每人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受資助人數比例不低於(yu) 全部學生的10%,學校還為(wei) 在校生申請了“雨露計劃”困難補助,受資助學生每生每年補助500元。
師資雄厚 教學設備齊全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95人,其中高級教師75人、一級教師83人,雙師型教師120人,學校名師薈萃,擁有省市技術能手、沂蒙名師和專(zhuan) 業(ye) 學科帶頭人等一大批名優(you) 教師,在校學生2400餘(yu) 人。學校建有數控機械加工中心、多媒體(ti) 網絡教室、微機室、電工電子技能室、機械原理實驗室、特種焊接實驗室、汽車修理實訓室、鋼琴室、舞蹈房等40多個(ge) 實驗、實訓教室,儀(yi) 器設備價(jia) 值2322萬(wan) 元;建有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和圖書(shu) 資料室,藏書(shu) 90000餘(yu) 冊(ce) 。
通暢的實習(xi) 、就業(ye) 渠道
平邑職業(ye) 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實行“專(zhuan) 業(ye) 加特長”、“學曆加技能”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實現了“教學-實訓實習(xi) -安置”一體(ti) 化,所有專(zhuan) 業(ye) 都有穩定的實習(xi) 基地,為(wei) 工學結合、頂崗實習(xi) 提供了有力保障。職場化的校內(nei) 實訓場所和穩固的校外實訓基地,加之“學生成長導師製”、“新型師徒製”的培養(yang) 模式,讓每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學校與(yu) 海信(浙江)空調有限公司、福田汽車、歌爾股份、藍海國際等大型企業(ye) 建立了長期校企合作關(guan) 係。學生兩(liang) 年半在校學習(xi) ,半年到相應的企業(ye) 進行頂崗實習(xi) ,實習(xi) 期間和企業(ye) 員工享受同等待遇,實習(xi) 結束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就業(ye) 安置。十幾年來學生就業(ye) 安置率一直在98%以上,並承諾終生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