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及麵向2025的未來幾年,仍將是中國製造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更是機器人產(chan) 業(ye) 重點跨越和整體(ti) 帶動的黃金時期。我國工業(ye)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遇到的最大瓶頸不是技術短缺,而是應用人才嚴(yan) 重缺失。
隨著智能製造的不斷推進,工業(ye) 機器人作為(wei) 其騰飛的重要基礎備受關(guan) 注。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提出,要把智能製造作為(wei) 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業(ye) 機器人被認為(wei) 是實現目標的關(guan) 鍵。
據7月5日《2017中國國際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高峰論壇》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市場工業(ye) 機器人消費總量達8.9萬(wan) 台,較2015年增長26.6%;其中,國產(chan) 機器人共銷售2.9萬(wan) 台,年增30.9%。
大批工廠引進工業(ye) 機器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取代工廠人力,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但工業(ye) 機器人給工廠帶來的好處遠非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使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更趨於(yu) 標準化合格化。
為(wei) 此,中國無數的製造商正在計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用機器人和自動化改變生產(chan) 流程。而這正是因為(wei)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用工成本大大增加,而在信息日益趨向對稱的今天,成本的增加早已變成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也正是由於(yu) 中國一線工人的嚴(yan) 重不足,才讓工業(ye) 機器人在中國製造產(chan) 業(ye) 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中國人口紅利出現拐點,整個(ge) 勞動力市場的勞力增長率開始下降,人力成本開始攀升,“機器換人”之風才由此產(chan) 生。
機器人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而機器人應用人才卻出現巨大缺口。學界一直有一個(ge) 觀點,當前限製工業(ye) 機器人技術應用和發展的關(guan) 鍵不再是關(guan) 鍵設備和技術,而是專(zhuan) 業(ye) 研發和應用人才的緊缺,這個(ge) 問題如果得不到重視,工業(ye) 機器人行業(ye) 將會(hui) 畸形發展甚至未發展便萎縮。
工業(ye) 機器人作為(wei) 一種高科技集成裝備,對專(zhuan) 業(ye) 人才有著多層次的需求,研發工程師、係統設計與(yu) 應用工程師、調試工程師和操作及維護人員都是各個(ge) 企業(ye) 急需的人才。在這些專(zhuan) 業(ye) 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礎的操作及維護人員以及掌握基本工業(ye) 機器人應用技術的調試工程師和更高層次的應用工程師。
針對這一問題,眾(zhong) 多院校緊抓這一發展機遇,搭上時代發展的快車,紛紛設立了工業(ye) 機器人技術專(zhuan) 業(ye) ,為(wei) 機器人領域培養(yang) 工業(ye) 機器人的設計、裝配、銷售等方麵的技能人才。
智能製造需要的是能和機器互通的人。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發現韌體(ti) 係統工程師和軟體(ti) 係統工程師是目前智能製造轉型中需求量最高的人才。因此,對於(yu) 企業(ye) 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強化創新意識,在機器人研發、技術人才培養(yang) 等環節增加投入,並充分利用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園區研發創新、標準體(ti) 係的集中優(you) 勢,加快企業(ye) 創新。
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省的湖北在機器人技術研發上一直比較有優(you) 勢,目前已有80餘(yu) 家機器人生產(chan) 企業(ye) 。在此背景下,武漢商學院方麵公布2017將新增5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分別為(wei) 機器人工程、翻譯、人力資源管理、經濟與(yu) 金融、服裝與(yu) 服飾設計,其中機器人工程專(zhuan) 業(ye) 引起了業(ye) 內(nei) 外的高度關(guan) 注。
6月28日,全國工業(ye) 機器人職業(ye) 崗位工程師培養(yang) 項目正式啟動,旨在解決(jue) 工業(ye) 機器人應用研發、產(chan) 業(ye) 孵化的“最後一公裏”和人員培訓等關(guan) 鍵點。相信未來在政府及企業(ye) 的共同努力下,國內(nei) 機器人產(chan) 業(ye) 能夠邁向更廣闊的舞台。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