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濟南職教網 >> 職業技術院校聯係企業不能隻靠數量

職業技術院校聯係企業不能隻靠數量

更新時間:2020-05-15
導讀:鼓勵職業技術院校的書記、校長從辦公室、校內走向企業,積極為校企穿針引線、牽線搭橋,推動教師與企業互動,推介學生到企業就業,可謂具有網絡直播帶貨的時尚風格...

鼓勵職業(ye) 院校的書(shu) 記、校長從(cong) 辦公室、校內(nei) 走向企業(ye) ,積極為(wei) 校企穿針引線、牽線搭橋,推動教師與(yu) 企業(ye) 互動,推介學生到企業(ye) 就業(ye) ,可謂具有網絡直播帶貨的時尚風格。“酒香還真怕巷子深”。新時代下,職業(ye) 教育絕不能關(guan) 起門來搞。書(shu) 記、校長作為(wei) 職業(ye) 院校的“一把手”,理當當好職業(ye) 教育的“操盤手”。辦好職業(ye) 教育,要有大格局、大視野,還要有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思維、新舉(ju) 措;眼光既要放長遠,還得盯緊市場需求。書(shu) 記、校長聯係企業(ye) 、深入企業(ye) ,可謂躬身實踐,為(wei) 職業(ye) 教育找出路、謀發展。

不過,給職業(ye) 院校的書(shu) 記、校長所聯係企業(ye) 在數量上訂指標、下任務,恐怕是有點用力過猛、操之過急、不大合理。

就中職學校而言,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中職校辦學規模、專(zhuan) 業(ye) 設置等因素影響,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參與(yu) 、聯係的企業(ye) 數量不盡相同。有的中職學校可能比50家多得多,有的中職學校不及50家,或者更少一些。

近年來,隨著國家職業(ye) 教育政策的不斷調整,有些中職學校也在不斷進行調整辦學方向。一些中職學校除了保留少量的就業(ye) 方向的專(zhuan) 業(ye) 外,辦學方向幾乎完全轉移到中高職“2+3”、中職生對口升學方麵上來。就業(ye) 班招收的學生少、畢業(ye) 生少,學校解決(jue) 畢業(ye) 生就業(ye) 的壓力較小,學校所聯係的企業(ye) 也就很少。於(yu) 此,要達到50家以上聯係的企業(ye) ,還真難為(wei) 了部分中職學校書(shu) 記、校長。可以預見,確實沒有50家以上聯係的企業(ye) ,就隻能靠抄寫(xie) 企業(ye) 名片湊數。

事實上,大多數中職學校也很想、很願意與(yu) 企業(ye) 聯係,職業(ye) 教育本身要求企業(ye) 參與(yu) 到職業(ye) 教育中來。縱使要聯係50家以上企業(ye) ,也得要有個(ge) “慢過程”,職業(ye) 教育是講究“火候”的,聯係企業(ye) ,需要職業(ye) 院校進行考察、了解、洽談。為(wei) 學生負責、為(wei) 教師負責、為(wei) 學校發展負責,細心、細致,確需如此工匠精神。

現實的困境是,學校要去聯係企業(ye) ,一是拿什麽(me) 去聯係企業(ye) ?要專(zhuan) 業(ye) 沒專(zhuan) 業(ye) ,要學生沒學生。二是哪些企業(ye) 可聯係?不少中職學校周邊(本地)就沒有幾家企業(ye) ,聯係企業(ye) 就得向外、向發達地區拓展。三是聯係企業(ye) ,推動教師與(yu) 企業(ye) 的互動,讓教師下沉企業(ye) 進行實踐鍛煉,把企業(ye) 的技術人員請到學校,進行深層次的交流,這得花不少錢,而這筆錢該由誰來出?

或許是窮地方窮思想在作祟,但有些問題必須要正視。正視問題的同時應該意識到,越是麵臨(lin) 困難的局麵就越得克服和突破。

校企合作、產(chan) 教融合是職業(ye) 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是培養(yang) 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辦好職業(ye) 教育的關(guan) 鍵所在。在政策層麵上,國家出台了一攬子推進校企合作的文件。早在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就提出要製定促進校企合作辦法法規,推進校企合作製度化。2014年,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的決(jue) 定》提出,研究製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有關(guan) 法規和激勵政策。2016年,中央深改組要求盡快印發有關(guan) 校企合作促進的政策文件。在2017年底,國辦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產(chan) 教融合的若幹意見》,這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共同深化產(chan) 教融合的具體(ti) 舉(ju) 措。2018年3月,教育部印發《職業(ye) 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兩(liang) 個(ge) 文件共同形成了職業(ye) 教育領域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把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的政策“組合拳”。2019年2月,《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促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

讓教師到企業(ye) 實踐鍛煉,讓學生進入更優(you) 質企業(ye) ,讓企業(ye) 的技術人員到校傳(chuan) 經送寶,構建校企緊密合作的命運共同體(ti) ,對職業(ye) 院校而言,真正最需的是高質量、有成效的校企合作,虛有其表的校企合作毫無意義(yi) 。

回溯校企合作的以往,“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因此,推進校企合作深度、深層次合作,要落實、用足政策,還得要打通政、企、校合作的壁壘,構建政、企、校溝通聯係協同工作機製。職業(ye) 院校書(shu) 記、校長聯係企業(ye) ,除了職業(ye) 院校自身的努力,還要取得政府、企業(ye) 的積極支持。沒有政府、企業(ye) 的支持,職業(ye) 院校書(shu) 記、校長聯係100家、50家企業(ye) ,許是職業(ye) 院校的一廂情願,數量上可能達標了,質量上恐怕難以保證。

上一篇: 寧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24年招生
下一篇: 男生學護理專業怎麽樣?就業前景好不好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