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職業(ye) 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方案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
黨(dang) 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多次強調要提高職業(ye) 培訓質量,增強就業(ye) 人員技能;要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注重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jun)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從(cong) 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中拿出1000億(yi) 元,用於(yu) 1500萬(wan) 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ye) 培訓。
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決(jue) 策部署,人社部在廣泛調研、認真研究、深入論證基礎上,研究提出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有關(guan) 工作建議,並對全國開展有關(guan) 工作進行準備和安排。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使用1000億(yi) 元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的措施,審議並原則通過《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送審稿),文件即將出台。
在製定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措施中,我們(men) 主要考慮圍繞貫徹落實國家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和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的決(jue) 策部署;立足職業(ye) 技能培訓、促進就業(ye) 、人才隊伍建設三個(ge) 工作維度;兼顧當前和長遠,既著眼於(yu) 當前就業(ye) 和經濟形勢,同時也為(wei)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推進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關(guan) 鍵要抓住兩(liang) 點:一是確保培訓規模。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適應人民群眾(zhong) 就業(ye) 創業(ye) 需要,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明確今年補貼性培訓1500萬(wan) 人次以上,三年內(nei) 補貼性培訓5000萬(wan) 人次以上。二是促進勞動者、培訓主體(ti) 、政府三方積極主動參與(yu) 。明確培訓的重點群體(ti) 是職工,兼顧就業(ye) 重點群體(ti) 和貧困勞動力。用政策激發培訓主體(ti) 積極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職業(ye) 院校擴大培訓規模,支持企業(ye) 、社會(hui) 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民辦培訓機構在政府購買(mai) 服務等方麵與(yu) 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發揮政府引導激勵作用,支持地方調整和完善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培訓並獲得補貼。在全國範圍內(nei) ,從(cong) 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中拿出1000億(yi) 元,設立專(zhuan) 賬,統籌用於(yu) 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同時,強化資金監管和使用情況公開,加強培訓質量監管,確保行動順利實施。
推進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工作任務之一。下一步,人社部將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chuan) 解讀,促進企業(ye) 、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熟悉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二是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積極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行動順利開展。
三是指導地方結合實際做好組織落實工作,不斷取得工作成效。
人社部將有哪些具體(ti) 舉(ju) 措做好這個(ge) 行動的組織落實?
這個(ge) 問題是我們(men) 製定文件政策過程中反複研究的一項工作,政策的製定實際上要著眼於(yu) 措施的實施和落實。從(cong) 人社部來講,我們(men) 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共同做好行動的落實。重點在四個(ge) 方麵:
一是進一步明確這項行動的總體(ti) 目標和任務要求。把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作為(wei) 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ye) 的重要舉(ju) 措,這是職業(ye) 技能培訓非常重要的一個(ge) 考慮。要穩定就業(ye) ,“六穩”的第一穩就是穩就業(ye) ,要促進就業(ye)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對近三年的培訓數量、人才結構這些指標,我們(men) 都做了反複測算。我們(men) 的行動計劃著眼於(yu) 2019年到今後三年,確定合理科學的目標,可操作、可檢驗。
二是充分調動勞動者和培訓主體(ti) 積極性。特別是技能勞動者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wei) “我要學”。廣泛動員企業(ye) 職工、農(nong) 民工、城鄉(xiang) 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失業(ye) 人員、殘疾人、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這些重點群體(ti) 的積極性要調動起來。另一方麵是調動培訓主體(ti) 積極性,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院校的基礎作用、社會(hui) 培訓機構的支持作用。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行動方案的製定實施要立足於(yu) 解決(jue) 長期以來培訓工作當中,比如說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強、培訓周期短、中高級的提升培訓少等問題來做好工作。在資金供給上,落實、用好、用足現有政策,和賦予地方權限的新政策,也就是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統籌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和就業(ye) 補助資金等可以用於(yu) 職業(ye) 技能培訓的資金,要加大統籌力度。同時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簡化補貼申領條件和程序,加強監管。一方麵要放開,一方麵要監管,保證資金安全。
四是明確責任,建立省級統籌、部門參與(yu) 、市縣實施的工作機製。部裏還要明確在國務院的促進就業(ye) 工作協調機製的框架下健全工作機製,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這項事業(ye) 的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了具體(ti) 的措施。請問研究這些政策措施是針對哪些現狀?預期將有哪些效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就是針對現在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概括來講是三個(ge) 方麵:
第一是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既要看到眼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不僅(jin) 限於(yu) 這些問題還要著眼於(yu) 長遠發展的需要。從(cong) 當前工作來講,感受很明顯的是就業(ye) 難、招工難,就是“有人無事做和有事無人做”並存的現象比較突出,我們(men)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比較突出”,我們(men) 要針對這個(ge) 問題來解決(jue) 問題。人員和崗位的匹配度要提高,怎麽(me) 提高?要通過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的加強,大規模、高質量開展培訓來解決(jue) 這個(ge) 矛盾。長遠發展來講,主要針對我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需要加強職業(ye) 技能培訓,也就是支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需要有一批高技能人才。
第二是著力提高職業(ye) 技能培訓質量。這些年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比較快,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現在培訓的供給能力還是有些不足。關(guan) 於(yu) 建立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我們(men) 也開過吹風會(hui) ,職業(ye) 技能培訓要著眼於(yu) 培訓質量提升,從(cong) 而推進職工和重點就業(ye) 群體(ti) 技能的提升。同時,推進這項工作中還要有改革創新的舉(ju) 措,比如質量評估、工作監管,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保證資金的安全。
第三是麵向職工、兼顧其他就業(ye) 重點群體(ti) 和貧困勞動力。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時指出,實施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既是保持就業(ye) 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也是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men) 要為(wei) 國家培養(yang) 更多高技能人才,從(cong) 無技能到有技能、從(cong) 低技能到高技能,在這樣一個(ge) 擴大和提升過程中來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也實現促進人的發展。
剛才提到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主要麵對重點群體(ti) ,請問都有哪些重點群體(ti) ?如何針對這些重點群體(ti) 切實有效開展培訓工作?
這個(ge) 問題涉及到培訓對象以及如何提高培訓針對性、有效性的問題,也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我想從(cong) “培訓誰”和“如何開展培訓”來回答這個(ge) 問題。
首先明確“培訓誰”的問題,這是培訓工作的重要基礎。結合當前就業(ye) 和經濟發展形勢,我們(men) 在行動方案中確定培訓重點人群是企業(ye) 職工,特別是困難企業(ye) 職工,以及作為(wei) 勞動力市場主體(ti) 的農(nong) 民工,新生代農(nong) 民工、“兩(liang) 後生”、退役軍(jun) 人、貧困勞動力群體(ti) ,並且兼顧其他各類勞動者。
根據我們(men) 工作中的經驗,開展這些群體(ti) 的培訓工作存在一些難點:
一是有的勞動者知識水平有限、學習(xi) 能力不足、職業(ye) 素養(yang) 不高、就業(ye) 流動性大,有的培訓意願不強,所以給培訓的組織實施工作帶來了難度。
二是一些培訓項目的設置、培訓內(nei) 容的安排沒有緊跟就業(ye) 需要,與(yu) 就業(ye) 需求相脫節。
三是培訓補貼政策不完善,對勞動者和培訓機構的吸引力不強。
所以我們(men) 針對這些難點一方麵優(you) 化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把這些重點群體(ti) 都納入培訓補貼的範圍。同時完善企業(ye) 、勞動者、培訓機構積極參與(yu) 培訓的政策措施,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
另一方麵,我們(men) 重點研究了“如何開展培訓”的問題。用高質量的培訓吸引勞動者參加培訓,提高培訓促進就業(ye) 的實際效果。
針對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下一步要指導各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需求為(wei) 導向,緊密圍繞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開展培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jue) 定性作用。當前養(yang) 老護理、嬰幼兒(er) 照護、生活服務以及車工、銑工等生產(chan) 製造和生產(chan) 服務等領域的缺工情況十分嚴(yan) 重,同時新興(xing) 職業(ye) 不斷湧現。各地方要根據當地就業(ye) 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需要,以及急需緊缺職業(ye) 工種的情況,製定職業(ye) 培訓補貼目錄,引導勞動者按需選擇培訓項目,引導培訓機構按需開展培訓。
二是以提升技能為(wei) 核心,同時加強通用職業(ye) 素質培訓,崗位需要什麽(me) 就培訓什麽(me) 。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動培訓項目與(yu) 市場需求相對接、培訓內(nei) 容與(yu) 崗位需求相對接、實操實訓與(yu) 生產(chan) 實際相對接。同時結合近年反映的問題,要著重強調通用職業(ye) 素質的培養(yang) 和職業(ye) 道德、職業(ye) 規範的培訓,促進勞動者更好地適應就業(ye) 需求。
三是創新培訓模式。要加快工學一體(ti) 化教學、職業(ye) 培訓包、“互聯網+”等培訓模式,為(wei) 勞動者提供更加豐(feng) 富、多樣、便利的職業(ye) 培訓服務,適應他們(men) 個(ge) 性化的培訓需求。
能否介紹一下當前技能人才的市場供需狀況是怎樣的?不久前,人社部向社會(hui) 公布了一批新職業(ye) ,他們(men)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呈現密切相關(guan) 的特征。在職業(ye) 技能培訓當中,會(hui) 不會(hui) 在產(chan) 業(ye) 方麵預計將會(hui) 有所側(ce) 重?
從(cong) 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情況來看,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麵臨(lin) 著十分短缺的情況,存在就業(ye) 難、招工難的問題。
技工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維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維持在2以上的水平,而且技工的短缺,從(cong) 過去的東(dong) 部沿海地區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區,從(cong) 過去的季節性演變為(wei) 經常性,我們(men) 在各地調研中,都發現高級技工嚴(yan) 重短缺問題,普通技工包括生活服務業(ye) 的一線技工也是十分短缺。
這種情況下,要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把城鄉(xiang) 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範圍。通過政府的激勵引導,充分調動發揮企業(ye) 的主體(ti) 作用,發揮職業(ye) 院校的基礎作用,發揮社會(hui) 培訓機構的支持作用,全方位提升各類勞動者的職業(ye) 技能素質,以適應就業(ye) 工作以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需要,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
在培訓工作中,我們(men) 深深感受到,目前職業(ye) 標準不斷地在變化,所以我們(men) 要加快職業(ye) 技能培訓標準的製定和修訂,用職業(ye) 標準引領和帶動職業(ye) 培訓標準的完善。特別是職業(ye) 技能培訓要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和企業(ye) 生產(chan) 實際開展培訓。
前段時間,人社部會(hui) 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發布了13類新職業(ye) ,這些新職業(ye) 都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的形勢下,在就業(ye) 創業(ye) 的新業(ye) 態發生重大變化下湧現出來的。經過專(zhuan) 家的評估論證我們(men) 向社會(hui) 進行了公布。
新職業(ye) 對於(yu) 各類勞動者就業(ye) 的促進、職業(ye) 的選擇,以及培訓機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都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所以,下一步,要不斷地根據經濟社會(hui) 發展形勢動態發布新職業(ye) ,把就業(ye) 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夠反映最新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職業(ye) 不斷開發出來,同時,不斷加強職業(ye) 標準的修訂和完善,提高職業(ye) 技能培訓的標準化水平,全麵提升各類勞動者的技能水平。
請問新的政策措施將如何調動勞動者、培訓機構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使各方都能夠更好地參與(yu) 到這項行動中來?
職業(ye) 技能提升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激勵,發動勞動者和各類培訓主體(ti) 大規模參與(yu) 職業(ye) 技能培訓活動。根據近些年部分地區創新探索的實踐經驗來看,我們(men) 主要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進行創新突破:
一是要激發各類培訓主體(ti) 的積極性。培訓主體(ti) 主要包括企業(ye) 、院校和社會(hui) 培訓機構。從(cong) 院校上來講,我們(men) 用政策推動職業(ye) 院校不斷擴大培訓規模,發揮好職業(ye) 院校的高質量培訓作用。在核定職業(ye) 院校的績效工資總量時,提出要向承擔職業(ye) 培訓任務的單位傾(qing) 斜,鼓勵院校開展培訓。從(cong) 企業(ye) 方麵看,明確提出支持企業(ye) 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ye) 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ye) 大力興(xing) 辦職業(ye) 技能培訓,可以對企業(ye) 開展培訓給予政策支持。在社會(hui) 培訓機構方麵我們(men) 要廣泛動員各類機構,特別是民辦機構全方位參與(yu) 職業(ye) 培訓。我們(men) 提出民辦培訓機構在政府購買(mai) 服務等方麵,要和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要優(you) 化培訓補貼政策。要把符合條件的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補貼的範圍。目前貧困勞動力、貧困家庭子女、農(nong) 民工、失業(ye) 人員、退役軍(jun) 人、殘疾人這些群體(ti) 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職業(ye) 培訓。從(cong) 企業(ye) 職工來看,符合條件的企業(ye) 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參加企業(ye) 新型學徒製培訓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職業(ye) 培訓補貼,在崗職工參加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的培訓以及參加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能夠相應獲得就業(ye) 補助資金和失業(ye) 保險資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職工培訓方麵,基本上做到了政策上的普惠性和全覆蓋。優(you) 化政策方麵,這次的職業(ye) 培訓行動方案還給基層預留了非常大的空間。我們(men) 支持地方政府不斷地調整完善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省級以上人社部門、財政部門可以調整補貼人員範圍和條件,對地市級以上的部門可以確定職業(ye) 培訓的補貼標準,對縣級以上政府可以對培訓資金和項目優(you) 化整合,這些政策賦予地方很大空間和權限。
三是要加強資金支持和保障。通過就業(ye) 補助資金,特別是失業(ye) 保險基金結餘(yu) ,全力支持企業(ye) 職工包括其他重點就業(ye) 群體(ti) 的培訓工作。地方各級政府工作可以按照規定多方籌集資金,統籌使用,發揮好資金效益,把資金用好用足。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提到
剛才我們(men) 講“培訓誰”,就是職工、重點就業(ye) 群體(ti) 、貧困勞動力。
“誰培訓”,就是企業(ye) 這個(ge) 用人主體(ti) 要培訓,再就是院校,包括職業(ye) 院校、技工院校,以及社會(hui) 培訓機構。要充分發揮民辦社會(hui) 培訓機構的作用,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
對於(yu) 組織培訓和培訓對象,我想講一句話:“技能同樣可以成材,技能同樣可以脫貧,技能同樣可以成功”。所以,要在全社會(hui) 積極引導或者倡導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社會(hui) 氛圍。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