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製定實施人才支持戰略,大力培養(yang) 技術應用型人才,推進職業(ye) 本科教育全麵發展。”在山東(dong) 兩(liang) 會(hui) 上,山東(dong) 省政協委員、山東(dong) 凱文科技職業(ye) 學院校長吳夢軍(jun) 接受記者采訪表示。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對職業(ye) 院校來說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2018年12月19日,教育部發文在全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工作。山東(dong) 凱文科技職業(ye) 學院是首批15所試點職業(ye) 本科高校之一,經過努力,於(yu) 去年年底經過了國家教育部委托專(zhuan) 家對學校進行的各項審核,正式成為(wei) 了本科學校。
“本科高職教育是填補全國職業(ye) 教育‘空白’之舉(ju) ,諸多問題需要探索和創新,試點工作麵臨(lin) 重重困難。”吳夢軍(jun) 坦言,學院麵臨(lin) 從(cong) 辦學定位、辦學路徑、教育理念、學科建設、專(zhuan) 業(ye) 設置、課時分配,到理論與(yu) 實踐教材的更新、教學儀(yi) 器設備的更新換代、師資力量的加強、對學生學業(ye) 的考核評估等一係列困難,要在四年內(nei) 尤其是前兩(liang) 年內(nei) 基本解決(jue) ,時間緊,任務重。
吳夢軍(jun) 認為(wei) ,職業(ye) 本科試點建設,不同於(yu) 普通應用型大學建設,它的基本結構應是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ti) 緊密結合的,這需要從(cong) 多方麵下手,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興(xing) 趣愛好,打破現有的培養(yang) 模式,走出一條可推行、可複製的辦學路徑來。
對此,吳夢軍(jun) 建議要製定實施人才支持戰略,培養(yang) 技術應用型人才,全麵提升教育質量,推動職業(ye) 院校跨越式發展。
“師資隊伍是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試點是否成功的關(guan) 鍵。”吳夢軍(jun) 說,鑒於(yu) 實踐教學占課時量50%的要求,建議政府及相關(guan) 部門出台政策,鼓勵支持行業(ye) 、企業(ye) 的高級管理及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到試點高校兼職任教,並給予相應的薪酬補貼。同時,廢除唯本校教工參加考取教師資格證製度,允許到試點高校兼職的行業(ye) 、企業(ye) 中的高級人才參與(yu) 教師資格證考試。其次,要鼓勵支持試點高校教師與(yu) 行業(ye) 、企業(ye) 高級人才互相兼職,實現學校與(yu) 行業(ye) 、企業(ye) 互融,教師與(yu) 工程師互通。三是要幫助解決(jue) 民辦職業(ye) 本科試點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遇到的待遇沒有競爭(zheng) 力、吸引力問題,逐步落實職業(ye) 本科試點高校教師與(yu) 公辦教師享有同等社保待遇。
“提升高等職業(ye) 院校的教育質量必須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ang) 為(wei) 主線,以職業(ye) 崗位為(wei) 本位,突出學生關(guan) 鍵能力的培養(yang) ,這是高等職業(ye) 院校與(yu) 其它普通院校的主要區別。”吳夢軍(jun) 說介紹,凱文學院在發展過程中抓住了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ang) 這個(ge) 關(guan) 鍵,狠抓了教育質量,確立了“教育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生命線”的理念,實施了質量立校工程,並作為(wei) 學校的長遠發展戰略。
具體(ti) 做法是,學院加強了實訓基地建設,可以滿足各專(zhuan) 業(ye) 學生實驗實訓的需要。目前,已建成國家級實訓中心4個(ge) ,專(zhuan) 業(ye) 實驗室70餘(yu) 個(ge) 。如數控機床實訓中心實現了“四真四化”教學:真實生產(chan) 型數控機床、真實工廠化生產(chan) 、真實產(chan) 品、真實企業(ye) 教學環境。實現了教學職場化、運行可視化、操作實景化、項目綜合化,為(wei) 學生的實踐教學創造了良好條件。
“我們(men) 還必須重視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素質,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職業(ye) 院校的根本任務。”吳夢軍(jun) 說,我們(men) 必須改變過去隻重視專(zhuan) 業(ye) 課教學,不重視思想素質教育的做法,把思想道德為(wei) 核心的素質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培養(yang) 學生的職業(ye) 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
吳夢軍(jun) 表示,希望在凱文學院設置高等職業(ye) 教育研究院的基礎上,設立山東(dong) 省高等職業(ye) 教育研究中心,組織協調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ye) 企業(ye) 等職業(ye) 教育研究力量,在高等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學科建設、路徑探尋等方麵加強研究,形成一批在國內(nei) 外有一定影響的重大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方案,成為(wei) 山東(dong) 乃至全國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決(jue) 策的“智庫”和“創新源”。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