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技能人才可直接"跳級"申報正高或副高職稱。
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ye) 資格考試
1、擴大貫通領域。
將貫通領域擴大為(wei) 工程、農(nong) 業(ye) 、藝術、體(ti) 育、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技工院校教師等8個(ge) 職稱係列。
2、破除"四唯"傾(qing) 向。
■進一步破除唯論文、唯學曆、唯資曆、唯獎項傾(qing) 向,適當向高技能人才傾(qing) 斜。
■具備高級工以上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均可參加職稱評審,不將學曆、論文、外語、計算機等作為(wei) 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限製性條件。
3、建立綠色通道。
對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和重大戰略實施作出突出貢獻,具有絕招、絕技、絕活,並長期堅守在生產(chan) 服務一線崗位工作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采取特殊評價(jia) 辦法,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擔任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或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
鼓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1、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注重操作技能考核,可免於(yu) 理論知識考試。
2、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取得助理級、中級、副高級職稱,累計工作年限達到申報條件的,可分別申請參加與(yu) 現崗位相對應職業(ye) (工種)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取得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1年後,可按累計工作年限申報相應職業(ye) (工種)晉級評價(jia) 。
企業(ye) 等用人單位自主權
1、支持高技能人才密集、技術實力較強、內(nei) 部管理規範的規模以上企業(ye) 自主開展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企業(ye) 職稱工作實行評聘分開。
2、前不久,人社部還印發了《關(guan) 於(yu) 支持企業(ye) 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jia) 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104號),提出,企業(ye) 在開展技能人才評價(jia) 工作中的自主權,包括自主確定評價(jia) 範圍、自主設置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開發評價(jia) 標準規範、自主運用評價(jia) 方法。
擴大兩(liang) 類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領域,對培育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將帶來哪些影響?
《意見》的出台,對於(yu) 打破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評審與(yu) 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界限,解決(jue) 人才職業(ye) 發展中出現的“獨木橋”、“天花板”等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1、暢通人才成長通道。
《意見》的出台,將進一步破除束縛高技能人才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打破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評審界限,暢通高技能人才的職業(ye) 通道。
2、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有利於(yu)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解決(jue) 技能人才相較於(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的問題。
3、營造社會(hui) 環境氛圍。
學習(xi) 技能成為(wei) 技術工人同樣可以取得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職稱,有利於(yu) 改變社會(hui) 上重學曆輕技能的思想觀念,為(wei) 培育高技能人才營造良好社會(hui) 氛圍。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
人社部發﹝2020﹞9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局),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部門,各中央企業(ye) 人事部門:
為(wei) 打通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ang) ,在總結工程技術領域試點工作基礎上,現就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 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技術與(yu) 技能相促進的人才評價(jia) 使用激勵機製,激發高技能人才創新活力,為(wei)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突出重點。適應技術技能人才融合發展趨勢,以高技能人才為(wei) 重點,打破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評審與(yu) 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界限,創新技術技能導向的評價(jia) 機製,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發展通道,促進兩(liang) 類人才融合發展。
2.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才職業(ye) 發展中“獨木橋”、“天花板”問題,推進職稱製度與(yu) 職業(ye) 資格、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有效銜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ye) 資格考試,鼓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搭建兩(liang) 類人才成長立交橋。
3.堅持科學評價(jia) 。進一步破除唯論文、唯學曆、唯資曆、唯獎項傾(qing) 向,強化技術技能貢獻,突出工作業(ye) 績,保持兩(liang) 類人才評價(jia) 標準大體(ti) 平衡,適當向高技能人才傾(qing) 斜,讓各類人才價(jia) 值得到充分尊重和體(ti) 現。
4.堅持以用為(wei) 本。立足實際工作崗位需要,充分發揮用人單位主體(ti) 作用,促進人才評價(jia) 與(yu) 培養(yang) 使用激勵等措施相互銜接,著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營造有利於(yu) 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製度環境。
二、主要措施
(一)擴大貫通領域。
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工程係列職稱評審為(wei) 工作重點,將貫通領域擴大為(wei) 工程、農(nong) 業(ye) 、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ti) 育、技工院校教師等職稱係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經濟、會(hui) 計、統計、審計、翻譯、出版、通信、計算機技術與(yu) 軟件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資格。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可在職業(ye) 分類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製定新興(xing) 職業(ye) 、新興(xing) 領域貫通辦法,明確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專(zhuan) 業(ye) 對應關(guan) 係。
(二)完善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jia) 標準。
1.淡化學曆要求。對兩(liang) 類人才貫通的職稱係列,具備高級工以上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均可參加職稱評審,不將學曆、論文、外語、計算機等作為(wei) 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限製性條件。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取得高級工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後從(cong) 事技術技能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zhuan) 業(ye) 助理級職稱;取得技師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後從(cong) 事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zhuan) 業(ye) 中級職稱;取得高級技師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後從(cong) 事技術技能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zhuan) 業(ye) 副高級職稱。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應在現工作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2.強化技能貢獻。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突出職業(ye) 能力和工作業(ye) 績,注重評價(jia)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執行操作規程、解決(jue) 生產(chan) 難題、參與(yu) 技術改造革新、工藝改進、傳(chuan) 技帶徒等方麵的能力和貢獻。技能競賽獲獎情況、行業(ye) 工法、操作法、完成項目、技術報告、經驗總結、行業(ye) 標準等創新性成果均可作為(wei) 職稱評審的重要內(nei) 容。
3.建立綠色通道。對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和重大戰略實施作出突出貢獻,具有絕招、絕技、絕活,並長期堅守在生產(chan) 服務一線崗位工作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采取特殊評價(jia) 辦法,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擔任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或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各地區、各有關(guan) 單位可結合實際情況製定具體(ti) 辦法。
(三)創新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jia) 機製。
綜合采用理論知識考試、技能操作考核、業(ye) 績評審、麵試答辯、競賽選撥等多種方式評價(jia) 高技能人才。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對高技能人才單獨分組、單獨評審。支持高技能人才密集、技術實力較強、內(nei) 部管理規範的規模以上企業(ye) 自主開展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積極吸納優(you) 秀高技能人才參加相關(guan) 職稱評審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庫,參與(yu) 製定評價(jia) 標準。
(四)鼓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
符合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條件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可按有關(guan) 規定申請參加相應職業(ye) (工種)的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取得助理級、中級、副高級職稱,累計工作年限達到申報條件的,可分別申請參加與(yu) 現崗位相對應職業(ye) (工種)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取得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1年後,可按累計工作年限申報相應職業(ye) (工種)晉級評價(jia)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注重操作技能考核。具有所申報職業(ye)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證書(shu) 的,可免於(yu) 理論知識考試。具有相應職業(ye) (工種)技能等級水平的優(you) 秀人才可直接申報該職業(ye) (工種)的職業(ye) 技能等級評價(jia) 。用人單位可根據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和行業(ye) 企業(ye) 評價(jia) 規範,結合本單位實際,製定本單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參加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的標準條件。
(五)加強評價(jia) 製度與(yu) 用人製度銜接。
高技能人才依據技術技能水平自願參加職稱評審,鼓勵取得職稱的高技能人才堅守在生產(chan) 服務一線。探索建立企業(ye) 內(nei) 部技能崗位等級與(yu) 管理、技術崗位序列相互比照,專(zhuan) 業(ye) 技術崗位、經營管理崗位、技能崗位互相銜接機製。各類企業(ye) 對在聘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在學習(xi) 進修、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you) 評獎、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麵,比照相應層級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鼓勵用人單位研究製定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職業(ye) 發展規劃,實行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年薪製、股權期權激勵,設立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特聘崗位津貼、帶徒津貼等,按實際貢獻給予高技能人才績效獎勵,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三、有關(guan) 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的重要舉(ju) 措,是進一步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的重要舉(ju) 措。各級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聚焦關(guan) 鍵問題,形成工作合力,結合實際抓好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工作。
(二)強化監督指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門要把兩(liang) 類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作為(wei) 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采取切實管用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指導各地、各有關(guan) 單位有序開展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
(三)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各地區、各有關(guan) 單位要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做好政策解讀,提高用人單位積極性,引導兩(liang) 類人才積極參與(yu) 。大力宣傳(chuan) 兩(liang) 類人才貫通的典型經驗,強化引領和示範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zhuan) 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於(yu) 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ge) 人和網站,我們(men) 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係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men) 盡快予以更正。
bv伟德中文网(www.30minutelunchbreak.com)-會(hui) 員升級服務-網站廣告服務-職教網匯款信息-網站免責聲明-bv伟德中文网聯係方式-網站公告聲明
電話: 17096005106 郵箱: gocollege#126.com 扣扣:1305622701
伟德国际1946始于英国 bv伟德中文网 Copyright 2008-2025 www.30minutelunchbre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