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 水利職業(ye) 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製普通高校,是以水利為(wei) 特色,以工科為(wei) 優(you) 勢的高職院校,具有60多年職業(ye) 教育辦學曆史。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wei) 本、以水為(wei) 魂”的辦學理念,秉承“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校訓,遵循“水利特色、工科優(you) 勢、凝練品牌、強化服務”的辦學思路,確定“立足水利、麵向社會(hui) 、服務一線”的辦學定位,是全國優(you) 質水利高等職業(ye) 院校、全國現代學徒製試點單位、全國首批水利高等職業(ye) 教育示範院校、山東(dong) 省優(you) 質高等職業(ye) 院校、山東(dong) 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養(yang) 特色名校、山東(dong) 省高校就業(ye) 工作優(you) 秀院校和山東(dong) 省德育工作優(you) 秀高校。學校榮獲“全國水利行業(ye) 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職業(ye) 院校魅力校園”“全國水利職工教育先進集體(ti) ”“山東(dong) 省高校體(ti) 育優(you) 秀單位”“山東(dong) 省校企合作一體(ti) 化辦學示範院校”“山東(dong) 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總占地麵積1595畝(mu) ,校舍總建築麵積64.4萬(wan) 平方米,教學儀(yi) 器設備總值1.38億(yi) 元,圖書(shu) 館藏書(shu) 102萬(wan) 餘(yu) 冊(ce) 。學校建有水工實訓場、工程施工實訓中心、機械加工中心、物流倉(cang) 儲(chu) 與(yu) 配送中心等117個(ge) 校內(nei) 實訓場館和13個(ge) 融學生實訓、培訓和職業(ye) 技能鑒定為(wei) 一體(ti) 的“校中廠”,與(yu) 企業(ye) 合作建設了300餘(yu) 個(ge) 功能完備的校外實訓基地。其中,建築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為(wei) 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ye) 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水工實訓場為(wei) 全國水利類重點專(zhuan) 業(ye) 實習(xi) 實訓基地。
學校注重師資隊伍建設,積極與(yu) 行業(ye) 企業(ye) 開展緊密合作,引進和培養(yang) 了一批在國內(nei) 具有行業(ye) 影響力的專(zhuan) 業(ye) 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建成了由企業(ye) 專(zhuan) 家、技術骨幹、能工巧匠等組成的高水平人才專(zhuan) 家資源庫,形成了結構合理、業(ye) 務精良、師德高尚、富於(yu) 創新、充滿活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專(zhuan) 任教師63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占3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占42%,專(zhuan) 業(ye) 教師中雙師素質比例達72%。教師在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等教師技能大賽中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在山東(dong) 省職業(ye) 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等教師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11項、二等獎10項。2015年12月,學校俄羅斯外教巴什娜教授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獲首屆“日照友誼獎”,並被授予日照市“榮譽市民”。
突出水利特色,建設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學校按照“依托產(chan) 業(ye) 辦專(zhuan) 業(ye) ,辦好專(zhuan) 業(ye) 促產(chan) 業(ye) ”的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學校理事會(hui) 的主導作用,在專(zhuan) 業(ye) 建設委員會(hui) 指導下,根據國家及山東(dong) 省發展戰略對人才培養(yang) 的要求,積極調整服務麵向,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結構,主動適應水利行業(ye) 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與(yu) 行業(ye) 企業(ye) 合作共同打造水利工程與(yu) 管理、現代交通工程技術、建築產(chan) 業(ye) 現代化施工與(yu) 管理、智能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等8個(ge) 特色專(zhuan) 業(ye) 群,專(zhu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完善,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質量明顯提升,基本實現高職水利類專(zhuan) 業(ye) 的全覆蓋,打造了以水利工程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等為(wei) 代表的一批在山東(dong) 省乃至全國同類院校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優(you) 質特色品牌專(zhuan) 業(ye) ,形成了“水利特色、工科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群,為(wei) 現代水利事業(ye) 及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改革合作發展機製,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學校堅持將校企合作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升的關(guan) 鍵路徑,先後與(yu)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山東(dong) 五征集團、京東(dong) 集團等知名大中型企業(ye) 開展深度合作,構建了“專(zhuan) 業(ye) 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訓、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以企業(ye) 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為(wei) 目標,將企業(ye) 的職業(ye) 道德和職業(ye) 精神融入課程的全過程,並在實訓、實習(xi) 中加強企業(ye) 所需的能力模塊學習(xi) 。學校把教學、生產(chan) 、服務、應用與(yu) 職業(ye) 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校企合作機製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協同創新,提升了人才培養(yang) 質量,兩(liang) 次被山東(dong) 省教育廳評為(wei) 山東(dong) 省校企合作一體(ti) 化辦學示範院校。
作為(wei) 山東(dong) 省唯一一所水利類高等職業(ye) 院校,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山東(dong) 現代水利示範省建設中,擔負著培養(yang) 現代水利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學校以水利行業(ye) 和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wei) 依據,明晰人才培養(yang) 目標,堅持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材施教,特色發展,迄今已麵向生產(chan) 、建設、管理、服務一線輸送了近10萬(wan) 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wei) 山東(dong) 水利事業(ye)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蓄水池”,為(wei) 水利事業(ye) 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學校麵向山東(dong) 、天津、河北、江蘇、安徽、遼寧等20個(ge) 省市自治區招生。近三年,學生第一誌願上線率超過100%,畢業(ye) 生就業(ye) 專(zhuan) 業(ye) 對口率達到86%以上,畢業(ye) 生獲取職業(ye) 技能資格證書(shu) 比例達100%,畢業(ye) 生總體(ti) 就業(ye) 率均在97%以上,畢業(ye) 生赴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水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水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海爾集團、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ye) 就業(ye) 比例超過10%,實現了高起點、高質量就業(ye) 。學生在全國高職院校職業(ye) 技能大賽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3項;在山東(dong) 省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山東(dong) 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省級以上各級各類大賽中獲一等獎29項、二等獎37項、三等獎30項。
構建立體(ti) 化社會(hui) 服務體(ti) 係。學校堅持立足水利行業(ye)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圍繞科技研發、技術服務、人員培訓、技能鑒定、對口支援、社區服務,打造了立體(ti) 化的社會(hui) 服務體(ti) 係,建設了山東(dong) 水利技術傳(chuan) 承創新中心。近三年,完成了全國水利行業(ye) 專(zhuan) 業(ye) 培訓、山東(dong) 省水利局長培訓、庫區移民幹部培訓、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130750人日。開展了37個(ge) 工種、16200人次的職業(ye) 技能鑒定工作。“六環四十二步”培訓模式,被中國水利教育協會(hui) 作為(wei) 全國水利職工教育研究成果宣傳(chuan) 推廣應用。利用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jia) 等7項技術資質,先後完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等60餘(yu) 項技術服務,與(yu) 企業(ye) 聯合開展汙水處理設備、水工機械等10餘(yu) 項新技術研發,共開展社會(hui) 服務近100項,技術服務到款額1264萬(wan) 元,創造社會(hui) 經濟效益1.6億(yi) 元。
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學校始終堅持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戰略,教師繼承發揚了良好的科研傳(chuan) 統,取得了豐(feng) 碩的科研成果。其中,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製計劃項目《大型渠道混凝土機械化襯砌成型技術與(yu) 設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三年,學校教師先後承擔以國家重點課題《黃河河口地區骨幹生態河網構建與(yu) 水生態修複技術研究》為(wei) 代表的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120餘(yu) 項,獲獎90餘(yu) 項;在學術期刊或會(hui) 議發表論文430餘(yu) 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20餘(yu) 篇,被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論文60餘(yu) 篇;獲得專(zhuan) 利230餘(yu) 項,出版教材160餘(yu) 部。
堅持物質文化建設,營造育人氛圍。統籌校園文化景觀建設,注重校園建築文化內(nei) 涵挖掘,建設了以“水經苑”為(wei) 代表的校園水文化育人基地和水文化研究中心,進一步創新了水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了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濃厚的水文化育人氛圍,促進了學生職業(ye) 理想與(yu) 職業(ye) 精神的養(yang) 成。
堅持培育精神文化,厚植育人基礎。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武裝師生、教育師生,將學校“以人為(wei) 本、以水為(wei) 魂”的辦學理念、“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校訓等核心價(jia) 值追求與(yu) 人水和諧共生的理念相融合,把“團結吃苦、奉獻創新”的校風潛移默化於(yu) “忠誠、幹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的追求中,增強水院人對學校的文化認同感,引領水院人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立大誌、做大事。
堅持規範行為(wei) 文化,打造育人品牌。堅持水文化建設與(yu) 發展的頂層設計,挖掘水文化教育資源,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以“水文化”為(wei) 中心的育人體(ti) 係,以“水文化”為(wei) 特色的文化品牌,為(wei) 國家和地方的水文化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學校國際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與(yu) 俄羅斯國立農(nong) 業(ye) 大學、馬來西亞(ya) 城市大學、韓國國際大學、台灣昆山科技大學和朝陽科技大學等7個(ge) 國家或地區的10餘(yu) 所高校建立了穩固的友好合作關(guan) 係,實施國際合作項目12項。學校與(yu) 俄羅斯國立農(nong) 業(ye) 大學、俄羅斯伊萬(wan) 諾沃國立化工大學開展長期深度合作,中俄合作辦學人才培養(yang) 質量不斷提升,派出的留學生實現了本科、碩士及博士全覆蓋,培養(yang) 了近500名通曉國際標準的國際化人才;與(yu) 俄羅斯教育部合作建立了覆蓋華東(dong) 、華北地區唯一一家俄羅斯國家對外俄語水平考試(培訓)中心,培養(yang) 了一批服務中國—中亞(ya) 國家戰略合作的雙語人才。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