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商業(ye) 學校始建於(yu) 1964年,是一所以商科為(wei) 主的國辦全日製重點普通中專(zhuan) 學校,隸屬於(yu) 濰坊市教育局。學校坐落於(yu) 風景宜人的沿海城市、美麗(li) 的風箏之都——濰坊。現有倉(cang) 南、向陽兩(liang) 個(ge) 校區,占地257畝(mu) ,建築麵積12萬(wan) 餘(yu) 平方米。教職工386人,在校生6000餘(yu) 人。固定資產(chan) 總值3億(yi) 元,實訓設備總值5500萬(wan) 元,圖書(shu) 館藏書(shu) 16萬(wan) 冊(ce) 。學校被教育部評為(wei) 首批國家中等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被教育部選為(wei) 首批全國職業(ye) 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yu) 改進試點學校;被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評為(wei) 山東(dong) 省職業(ye) 教育先進單位、山東(dong) 省省級文明單位、首批山東(dong) 省中等職業(ye) 教育示範學校立項建設學校、首批山東(dong) 省“3+4”中職本科貫通分段培養(yang) 試點學校。
濰坊商業(ye) 學校設有商貿係、會(hui) 計係、旅遊管理係、汽車技術係、信息技術係、形象設計係、基礎部等7個(ge) 教學係部,開設12個(ge) 中專(zhuan) 專(zhuan) 業(ye) ,9個(ge) “三二連讀”大專(zhuan) 專(zhuan) 業(ye) 、2個(ge) “3+4”中職本科分段培養(yang) 本科專(zhuan) 業(ye) ,涵蓋財經、商貿、旅遊等6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現有2個(ge) 省級示範專(zhuan) 業(ye) ,會(hui) 計、物流服務與(yu) 管理、美發與(yu) 形象設計、汽車運用與(yu) 維修4個(ge) 省級品牌專(zhuan) 業(ye) ,電子商務、烹飪、市場營銷等11個(ge) 市級特色品牌專(zhuan) 業(ye) ,4個(ge) 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專(zhuan) 業(ye) 。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大批國內(nei) 專(zhuan) 業(ye) 領域頂級專(zhuan) 家型教師。現有專(zhuan) 任教師289名,其中正高級職稱2名,副高級職稱57名;碩士以上學位教師85人;“雙師型”教師140人;聘請60名行業(ye) 企業(ye) 專(zhuan) 家兼職專(zhuan) 業(ye) 技能教師。現有全國優(you) 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職教名師1人,齊魯名師7人,山東(dong) 省特級教師2人,山東(dong) 省優(you) 秀教師2人,山東(dong) 省教學能手11人,山東(dong) 省“能工巧匠”5人,濰坊市勞動模範2人,濰坊市教學能手26人。9人次被教育部聘為(wei) 行業(ye) 職業(ye) 教育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6人次被省教育廳聘為(wei) 專(zhuan) 業(ye) 建設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
濰坊商業(ye) 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平台,建成網絡教學空間,實現課程資源共享。現有教學用計算機1231台,教師辦公用筆記本電腦291台,123處教學場所裝有現代化交互型多媒體(ti) 觸屏一體(ti) 機,121處教學場所內(nei) 設無線AP,1個(ge) 專(zhuan) 業(ye) 錄播教室,2套移動錄播設備。在數字化校園平台基礎上又創建了SPOC 智慧學習(xi) 平台、成本會(hui) 計實訓教學平台、中小企業(ye) 實訓教學平台、票據超市模擬係統等網絡教學平台,並為(wei) 學校師生開通世界大學城網上學習(xi) 空間,共有教師教學空間342個(ge) ,學生學習(xi) 空間 2843個(ge) 。學校精心打造一批精品資源共享課、試題庫、課件庫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化資源總量達6TB。
濰坊商校一直致力於(yu) 創建校企融合、共建共贏的長效機製,通過引企入校、實習(xi) 合作、訂單培養(yang) 、課程開發、技術服務等形式不斷深化與(yu) 企業(ye) 合作。構建了與(yu) 行業(ye) 、企業(ye) 共同參與(yu) 學生培養(yang) 的教學機製,形成以學校為(wei) 主體(ti) ,企業(ye) 和學校共教、共管、共培養(yang) 的教學模式。牽頭建成濰坊市現代服務業(ye) 職教集團,吸收本省大中型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科研機構、大中專(zhuan) 院校等102家成員單位加入;與(yu) 校企合作經驗豐(feng) 富的上海景格、用友新道、北京絡捷斯特、曼都國際等37家知名企業(ye) ,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與(yu) 青島海爾公司、青島惠家家公司和濰坊正泓公司開展冠名班培養(yang) 。目前,學校有校內(nei) 實訓基地64個(ge) ,校外實訓基地56個(ge) ,實現校企資源共享,達到互惠共贏。被濰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濰坊市校企合作工作先進集體(ti) ”,被中國高等職業(ye) 技術教育研究會(hui) 評為(wei) 校企合作先進單位。
學校積極推進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深化課程改革,走出一條內(nei) 涵發展的辦學之路。借助品牌專(zhuan) 業(ye) 建設,以課堂教學、學習(xi) 和評價(jia) 模式變革為(wei) 根本,加強信息化教學平台和資源建設,全麵推動教學和課程改革;通過試點現代學徒製,打造多元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長效機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產(chan) 業(ye) 服務能力;以教學診改為(wei) 契機,建立監測、預警、反饋、改進全套機製,建立“三全”內(nei) 部質量保證體(ti) 係。截至2016年,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特等獎14項,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8項;承擔省職業(ye) 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6項、品牌專(zhuan) 業(ye) 建設任務4項、山東(dong) 省現代學徒製試點1項等職業(ye) 教育改革試點試驗任務。
濰坊商業(ye) 學校通過係列教學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取得較好辦學效果。學校共獲得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金牌55枚,獲得全省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金牌112枚。建校以來,共培養(yang) 學生4萬(wan) 餘(yu) 名,組織各類社會(hui) 培訓5萬(wan) 人次。800餘(yu) 名畢業(ye) 生走上縣級及以上黨(dang) 政機關(guan) 和大型企事業(ye) 單位領導崗位,3000餘(yu) 名畢業(ye) 生成為(wei) 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的中層以上骨幹力量,為(wei) 濰坊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的濰坊商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以服務發展為(wei) 宗旨,以促進就業(ye) 為(wei) 導向,秉承“注重人文關(guan) 懷,塑造健全品格,致力職業(ye) 發展,師生共同成長”的辦學理念,堅持“人人成才,全麵發展”的育人理念,營造現代職業(ye) 文化氛圍,致力於(yu) 培養(yang) “素養(yang) 全麵、知識紮實、技能精湛”的現代化合格公民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推動學生職業(ye) 生涯可持續發展。全校上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昂的工作鬥誌,團結一心,努力進取,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深化內(nei) 涵發展,提高育人質量,為(wei) 把學校打造成區域職業(ye) 教育龍頭示範學校而努力奮鬥!
“立信守正,弘和致遠” 八字校訓具有深厚的文化內(nei) 蘊和職教特色。涵蓋了“信、正、和、遠”等符合立德樹人要求又具有職業(ye) 教育特色的必不可少的各種因素,充分體(ti) 現了我校 “德能”兼顧的辦學思想,合乎學校培養(yang) “德能”兼備之人才的辦學理念和質量方針。
“立信” ——即以信立身。孔子雲(yun) :“人無信則不立,業(ye) 無信則不興(xing) ”,人沒有誠信則不能安身立命,做事業(ye) 沒有誠信就則不能興(xing) 旺發達。“信”是商校人的職業(ye) 行為(wei) 準則,是學校建校五十多年來取得輝煌碩果的大廈之基,是學校曆屆畢業(ye) 生成就事業(ye) 的人生信條。
“守正” ——即恪守正念。西晉時期陳壽曾雲(yun) :“士有百行,以德為(wei) 先”,品德是人所有能力的導向與(yu) 根基。品德在職業(ye) 素養(yang) 中擁有著重要的集體(ti) 與(yu) 個(ge) 人價(jia) 值。“守正”是商校人最根本、最重要的職業(ye) 道德信仰。 “以德立身,以技樹人” 是商校多年以來形成的既注重人格塑造又注重培養(yang) 以一技之長安身立命的育人理念。
“弘和” ——即弘彰仁和。清代先哲林則徐曾書(shu) 一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包容、和諧、互敬是商校多年來積澱形成的一種人文精神,多年以來學校屢經風雨,雖挫益堅,正是源於(yu) 這種精神的支撐。孔子曰:“和而不同”。商校人在發揚團隊精神的同時,根據個(ge) 體(ti) 發展情況不斷完善自我,彰顯自我,做到不與(yu) 人同,和而不同。校長的教育智慧、教師的言行舉(ju) 止、學生的禮儀(yi) 修養(yang) 處處彰顯著包容和諧、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也成為(wei) 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致遠” ——即致知行遠。明王守仁謂:“格物致知”。即獲得知識,考察事物,達到完善的理解。致遠,“致”即行,商校人努力踐行知行合一,止於(yu) 至善的職業(ye) 目標。“遠”則體(ti) 現了商校人一種矢誌不渝的精神,既立足現實,又高瞻遠矚,成就事業(ye) 抱負。
注重人文關(guan) 懷 ——學校在辦學理念上重視思想教育工作,注重人文關(guan) 懷和心裏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師生關(guan) 係,肯定人性和人的價(jia) 值,崇尚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guan) 懷人的精神生活。學校在教學上改變了傳(chuan) 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采用以學生為(wei) 主體(ti) ,以教師為(wei) 主導的情景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立足解放人、發展人和尊重人,改變傳(chuan) 統的簡單粗暴的管理方法,同時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態度,強化服務意識,構建和諧的學生管理模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利用學生社團、文化節、技能節和藝術節等活動,培養(yang) 學生創造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張揚其個(ge) 性,促進學生自由全麵的發展。
塑造健全品格 ——學校注重學生人格方麵的培養(yang) ,在學習(xi) 、人際關(guan) 係、心理問題等方麵對學生進行實時的教育和疏導,教育學生要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jia) 自己,同學之間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要不斷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同時要求學生培養(yang) 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不良嗜好,發展有益於(yu) 身心的愛好和興(xing) 趣,樹立積極進取、樂(le) 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努力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使自己擁有一個(ge) 精彩的人生。
致力職業(ye) 發展 ——職業(ye) 教育的發展應服務於(yu) 經濟建設和社會(hui) 發展,學校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實踐教學環節,以綜合能力培養(yang) 為(wei) 核心,強化實踐技能教學。為(wei) 了適應市場需求,我校對某些專(zhuan) 業(ye) 進行調整,著重加強品牌專(zhuan) 業(ye) 建設和精品課程改革,重新製定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目標,並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yang) ,在教學上實行學分製、學徒製、工學交替和校企合作等多種模式相結合,拉近了學校和企業(ye) 之間的距離,使學校的培養(yang) 方案更符合社會(hui) 、企業(ye) 的需求,從(cong) 而更好的滿足於(yu) 企業(ye) ,服務於(yu) 社會(hui) 。
師生共同成長 ——學校結合專(zhuan) 業(ye) 教師的專(zhuan) 業(ye) 背景和專(zhuan) 業(ye) 特長,確定每位專(zhuan) 業(ye) 教師相應的專(zhuan) 業(ye) 成長方向,讓教師在“模塊化”、“項目化”的課程知識技能中擔任教學,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化”特色、特長的成長。學生在一定專(zhuan) 業(ye) 基礎知識和專(zhuan) 業(ye) 技能的支撐下,在專(zhuan) 業(ye) 化教師的培養(yang) 下,成為(wei) 精英式的專(zhuan) 業(ye) 應用型人才。在此過程中,教師與(yu) 學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促進師生雙方的職業(ye) 競爭(zheng) 力大大增強。
“忠信” ——“言忠信,行篤敬”,說出的話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騙他人。所做的是必要要有恭恭敬敬的態度,認真去做,不能敷衍了事。忠信是作用於(yu) 言行中的一種良好準則。“忠信”的職業(ye) 精神要求商校人以此為(wei) 職業(ye) 行為(wei) 準則,在學習(xi) 和工作中,要忠信於(yu) 同學,忠信於(yu) 朋友,忠信於(yu) 自己的事業(ye) 。
“友善” ——“人與(yu) 人之間親(qin) 近和睦”。友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yang) ,也是衡量一個(ge) 人道德境界的尺碼。友善是人內(nei) 心最可寶貴的財富,是我們(men) 民族曆史中最可珍貴的傳(chuan) 統。友善體(ti) 現在職業(ye) 上,要求商校人對待工作要充滿熱情,熱愛工作,熱愛事業(ye) ,兢兢業(ye) 業(ye) ,認認真真,孜孜不倦。
“敬業(ye) ” ——專(zhuan) 心致力於(yu) 工作和學習(xi) ,其本質就是要有奉獻精神。要求商校人在職業(ye) 活動領域,要有主人翁責任感、事業(ye) 心,追求崇高的職業(ye) 理想;培養(yang) 認真踏實、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力求幹一行愛一行專(zhuan) 一行。
“共享” ——共同分享。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教育教學資源的多媒體(ti) 化、數字化和網絡化普及,使教育資源的共享變得頻繁和便捷。盡管由於(yu) 中職學生存在專(zhuan) 業(ye) 理論差,自主學習(xi) 能力差,專(zhuan) 業(ye) 不統一,培養(yang) 目標不同等許多問題,但隨著我校網絡技術和多媒體(ti) 技術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中的普及和應用,使得我校與(yu) 其他學校之間、教師與(yu) 教師之間、教師與(yu) 學生之間可以實時的和非實時的進行交流,實現了資源的共享。
“品德高尚” ——“學高為(wei) 師,德高為(wei) 範”,為(wei) 師者不僅(jin) 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優(you) 良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搞好教育的基礎。“德”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尚德”更是人格完善的基本要求,是人成其為(wei) 人的必要修煉。以“品德高尚”作為(wei) 教風,意在提醒每一位商校教師,要時刻關(guan) 注自己的道德修養(yang) ,做“有根”的人。
“求實” ——“千教萬(wan) 教教人求真,千學萬(wan) 學學做真人”,教育的真諦就在於(yu) :通過實實在在的傳(chuan) 授與(yu) 學習(xi) ,掌握一定本領,它容不得半點虛假。因此,學校教育教學都應遵循“求真務實”的原則。這樣,我們(men) 培養(yang) 出來的才是實實在在的、真正符合社會(hui) 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創新”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靈魂,沒有創新的教育會(hui) 是失敗的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教育環境與(yu) 對象的不斷改變,我們(men) 也必須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觀念、知識、技能和方法。為(wei) 此,作為(wei) 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須有創新意識,有創新精神,有創新行動。將“創新”作為(wei) 教風,體(ti) 現了學校對創新的重視,希望商校教師做一個(ge) 創造性的人,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出創新型的人才。
“自律” ——“遵循法紀,自加約束”,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在我們(men) 工作、生活和學習(xi) 中是不可缺少的,作為(wei) 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hui) 過渡的時期,有很多的紀律和規則來告訴我們(men) 該怎麽(me) 做不該怎麽(me) 做,隻有嚴(yan) 格遵守紀律,才能養(yang) 成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將“自律”作為(wei) 商校學風,要求商校人互相監督,做到自覺自律,為(wei) 目前的學習(xi) 創造良好的環境,也為(wei) 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養(yang) 成良好的習(xi) 慣打下基礎。
“勤勉” ——“勤勤懇懇,努力堅持不懈”,學習(xi) 要勤勉努力,即使遲鈍的人,隻要勤學不倦,也能達到精通和熟練的程度,“鈍學累功,不妨精熟”。學習(xi) 是學生的天職,“勤勉”的學風要求商校人,隻有勤勤懇懇,努力堅持不懈的學習(xi) ,全麵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並熟練掌握一定的專(zhuan) 業(ye) 技能,才能為(wei) 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