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異彩紛呈。壽光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ti) 製機製,深入推進“三四三”立體(ti) 德育管理模式,實行職業(ye) 化管理。充分利用軍(jun) 訓、體(ti) 育課、國旗下演講、跑操等,抓學生行為(wei) 習(xi) 慣養(yang) 成。推進法製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動常態化,打造平安校園。開展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豐(feng) 富校園文化內(nei) 涵,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ang) 。推進校長接訪交流常態化,家校攜手,共助學生成長成才。2019-2020學年,學校辦學滿意度居全市高中段第一。踐行活動育人,鼓勵學生個(ge) 性發展。相繼舉(ju) 辦了文藝匯演、體(ti) 育文化藝術節、演講比賽、文明風采大賽、籃球聯賽、乒乓球比賽等。連續四年獲全國機器人運動大賽冠軍(jun) 、亞(ya) 軍(jun) ,學生在國家、省等各級各類活動中獲獎600餘(yu) 次。
教師形成強大團隊。近年來,學校通過“送出去”“請進來”“沉下去”,多措並舉(ju) 為(wei) 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搭建平台。先後派出600餘(yu) 人次到德國、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多所國內(nei) 外知名學校培訓學習(xi) ;邀請薑大源、曹勇安等著名專(zhuan) 家到校作專(zhuan) 題報告,引進徐國慶與(yu) 韓西斌團隊到校進行陪伴式成長培訓;成立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的傳(chuan) 幫帶作用,讓專(zhuan) 家引領成為(wei) 常態;組建教師個(ge) 性化成長團隊,實施針對性培養(yang) ;舉(ju) 行各種教學講課比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實施“青藍工程”,加快青年教師成長;引進“能工巧匠”,激活教師隊伍。
壽光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現有“齊魯名校長”2名,“齊魯名師”5名,山東(dong) 省教學能手3名,山東(dong) 省特級教師1名,省級青年技能名師培養(yang) 對象2名,省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3個(ge) ,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ge) ,濰坊市首席技師1人,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53人。
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壽光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堅持一切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辦學理念,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yu) 優(you) 勢,通過合理設計職業(ye) 教育通道為(wei) 其生涯發展賦能,助其人生出彩:讓有升學願望的學生通過職教高考成就大學夢想;讓有技能特長的學生在大賽中爭(zheng) 金奪銀,實現彎道超車。同時,對想就業(ye) 的學生加強管理,精準培養(yang) ,幫助每個(ge) 學生找到適合自己人生起跳的支點,真正辦好讓家長放心、讓社會(hui) 滿意的職業(ye) 教育。
近年來,學校已幫助1587名學生升入華東(dong) 理工大學、山東(dong) 師範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本科院校,其中2020年本科上線179人,上線率達67.8%。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累計獲得43個(ge) 一等獎,15個(ge) 二等獎,14個(ge) 三等獎,金牌數量和獎牌總量列全省前茅。其中,2020年山東(dong) 省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取得了六個(ge) 一等獎,兩(liang) 個(ge) 二等獎的好成績,獲獎數量質量均列濰坊市同類學校之首,七個(ge) 賽項八個(ge) 賽點取得了2021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省選拔賽資格,為(wei) 參加2021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贏得了先機;成功承辦2020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蔬菜嫁接”“計算機檢測維修與(yu) 數據恢複”“工業(ye) 分析檢驗”三個(ge) 項目試點賽,是全國首個(ge) 一次承辦三個(ge) 賽項並獲金牌數量最多的中職學校,獲山東(dong) 省教育廳、濰坊市教育局通報表揚。近200餘(yu) 名同學獲得免試本科錄取資格,22名學生獲中等職業(ye) 教育國家獎學金,每人獎金6000元,獲獎人數居全省同級同類學校第一名。
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開展“三教”改革、1+X證書(shu) 製度試點、國家示範性職教集團及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與(yu) 德國AHK、中德諾浩、德國DMG機床集團、美國PPG工業(ye) 集團等國內(nei) 外高端企業(ye) 聯合辦學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與(yu) 青島海信、京東(dong) 物流、比德文控股集團等知名企業(ye) 開展新的合作,實現學生的高端培養(yang) ,優(you) 質就業(ye) 。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先後組織888名學生前往海信集團、比德文控股集團、蘭(lan) 典科技等大型企業(ye) 跟崗實習(xi) ,得到青島市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高度認可,學校被海信集團確定為(wei) 重點戰略合作單位。潘佳祥、張誌剛兩(liang) 位同學分別被海信集團評為(wei) “最佳敬業(ye) 工作者”、“優(you) 秀新員工”,馮(feng) 衍斌同學被比德文控股集團評為(wei) “優(you) 秀實習(xi) 生”。2021年將與(yu) 揚子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組建智慧家電學院,雙方將圍繞實訓室建設、課程開發、人才培養(yang) 、產(chan) 教融合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建目標迅速啟動,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除此之外,還與(yu) 中國海洋大學、西南航空職業(ye) 學院、山東(dong) 省商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和青島港灣職業(ye) 技術學院分別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拓寬多元人才培養(yang) 渠道。定期召開學生實習(xi) 校企見麵會(hui) 、深入企業(ye) 調研、拓寬實習(xi) 就業(ye) 渠道,多措並舉(ju) 為(wei) 學生實習(xi) 、就業(ye) 保駕護航。牽頭聯合23家先進製造業(ye) 單位和13所中高職院校成立了濰坊市機械製造技術職業(ye) 教育集團(山東(dong) 省骨幹職業(ye) 教育集團),搭建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資源共享的平台。
多元培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壽光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積極探索教學、科研、服務同頻共振路徑,以學校為(wei) 基礎、社區和企業(ye) 為(wei) 依托、行業(ye) 機構為(wei) 補充,創新實施了“校園+N”的職業(ye) 教育育人新模式,聚焦農(nong) 民創新創業(ye) 能力薄弱、企業(ye) 工匠人才匱乏、社區群眾(zhong) 觀念落後等製約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走出了一條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職業(ye) 教育特色發展之路。2020年8月5日,新華社《高管信息》以《壽光校園“3+”模式 讓職業(ye) 教育更接地氣》為(wei) 題對學校做法進行了專(zhuan) 題推介。學校聯合蔬菜產(chan) 業(ye) 集團研發了“1+X”設施蔬菜生產(chan) 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考核標準。2020年12月25日-26日,牽頭成立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委員會(hui) ,並成功舉(ju) 辦山東(dong) 省第三屆農(nong) 村與(yu) 農(nong) 業(ye) 職業(ye) 教育發展論壇暨產(chan) 教融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討會(hui) ,來自全省各職業(ye) 院校15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齊聚壽光,共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大計。
另外,學校依托濰坊渤海教育集團,建立了本地化培訓基地,構建了學曆教育與(yu) 職業(ye) 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積極探索為(wei) 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hui) 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每年開展學曆提升教育和各級各類職業(ye) 技能培訓(包括退役士兵培訓、漁業(ye) 船員培訓、殘疾人培訓、家政培訓等)6萬(wan) 人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
職業(ye) 教育,大有可為(wei) 。壽光職教中心將繼續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以高水平中職示範校和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建設為(wei) 依托,搶抓職教20條、職教高地建設、《行動計劃》等職業(ye) 教育政策紅利和曆史機遇,深化教育改革與(yu) 創新(課題、高考、技能大賽),加快提質培優(you) 項目建設,多方聯動、爭(zheng) 取主動,積極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ti) ,堅定不移走內(nei) 涵發展之路,為(wei) 山東(dong) “走在前列、全麵開創”提供堅實人才保障,為(wei) 促進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技能強國做出貢獻。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