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的日子裏,經常滿手都是傷(shang) 口。剛走出賽場不久的女選手高賽忍不住哽咽了起來。今年30歲的高賽是濟南技師學院的一名教師,在這次全國工業(ye) 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jue) 賽中獲得了教師組一等獎。盡管賽前訓練非常辛苦,但當走上領獎台、手捧榮譽證書(shu) 和獎杯的那一刻,就會(hui) 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平日裏,高賽主要教學生工業(ye) 機器人應用與(yu) 維護的知識和技能,她很喜歡自己的工作,認為(wei) 技能教育很有意義(yi) 。在她眼裏,那些有著靈巧雙手的學生們(men) ,可以技能報國。
當然,技能報國並非是件易事。要想成為(wei) 一名高技能人才,乃至大國工匠,往往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敬業(ye) 專(zhuan) 注、精益求精、持續創新、吃苦耐勞,不斷追求完美、力爭(zheng) 極致,在一次次練習(xi) 、一次次分析、一次次推倒重來的過程中,不斷錘煉專(zhuan) 業(ye) 技能,推動技術進步。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就業(ye) 人員中,高技能人才僅(jin) 有4700多萬(wan) 人,占整個(ge) 就業(ye) 人員的6%。整體(ti) 來看,技能人才仍有較大缺口。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補上技能人才缺口將變得更加刻不容緩。
如何補上這個(ge) 缺口?
企業(ye) 不可缺位。無論是技能人才,還是大國工匠,都需要有一個(ge) 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不被外界幹擾,連續多年專(zhuan) 注於(yu) 一件事。因此,企業(ye) 要適當提高工資待遇,努力留住技能人才,使其擁有更多的成長時間和空間,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要發揮市場機製、尊重市場規律,讓具備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獲得更多來自市場的肯定和獎賞。
市場之外,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也要發揮應有的作用。職業(ye) 院校要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提高技能教育質量,不僅(jin) 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要緊跟市場,與(yu) 企業(ye) 互相配合、形成合力,防止出現院校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與(yu) 市場需求和產(chan) 業(ye) 發展“脫軌”的情況。
對於(yu) 政府而言,要加強鼓勵和引導,抓好政策落實,不斷健全技能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製度,在全社會(hui) 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讓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營造尊重工匠、尊崇匠心的社會(hui) 氛圍。
事實證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不遠的未來,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湧現,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孜孜以求、不斷創新,詮釋大國工匠的責任與(yu) 擔當,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