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郝洪峰,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孤東(dong) 采油廠工人技師,長期從(cong) 事職工培訓工作,采油高級技師、注冊(ce) 安全工程師、人力資源師。山東(dong) 水利技師學院是全國率先采取“工學一體(ti) ”教學模式的高等職業(ye) 技術院校之一,在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做了創新性探索,收到很好的社會(hui) 效益,得到社會(hui) 好評。本文作者的正確建議與(yu) 學院長期以來堅持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
如何加快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隊伍,如何引導全社會(hui) 更加尊重技能人才仍然是熱點話題。
最近,筆者在企業(ye) 基層調研時了解到,為(wei) 了解決(jue) 高級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不少企業(ye) 都加大培訓投入力度,加快了高級技工培養(yang) 的步伐,提出了在職業(ye) 學校大規模培養(yang) 高級技工的措施,並製定了具體(ti) 的實施計劃,期望培訓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希望頭天培訓,第二天就能見效。某省近日製定出台了《2011年全民技能振興(xing) 工程專(zhuan) 項工作方案》,2011年將完成各類職業(ye) 技能培訓300萬(wan) 人,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7萬(wan) 人。這幾天筆者在互聯網搜索,類似的報道不計其數。
目前,我國中高級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缺口較大,專(zhuan) 業(ye) 技能人才整體(ti) 結構不盡合理,高技能人才地區和產(chan) 業(ye) 分布不均衡,使得某些高水平、高質量的工業(ye) 設計隻能停留於(yu) 完美的圖紙上。工程師滿大街都是,高級技工卻難覓芳蹤,這不僅(jin) 製約著單個(ge) 企業(ye) 的發展,更對我國製造業(ye) 整體(ti) 水平的提升產(chan) 生不利影響,嚴(yan) 重些說,甚至使得民族工業(ye) 的崛起缺乏堅實根基。因此,應加快探索符合國情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開發途徑,以適應新型工業(ye) 化的需求。
一汽集團職工、人大代表王洪軍(jun) 認為(wei) ,我國高技能人才短缺,主要源於(yu) 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的理論與(yu) 實踐脫節。我在德國考察時發現,人家的職業(ye) 教育,針對每一堂理論課,都會(hui) 有相應的實踐課,理論與(yu) 實踐結合非常緊密。而我國目前的職業(ye) 教育,很多時候才上了三五天課,就到工廠裏去實習(xi) ,去賺錢了,遇到很多問題根本解決(jue) 不了,理論基礎非常薄弱,而且目前在師資、管理等方麵也存在不少弱項。王洪軍(jun) 還表示,職業(ye) 教育需要的教師是雙師型的,不但要具備傳(chuan) 授理論知識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要具備基於(yu) 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學設計、課程開發、實踐指導方麵的能力,這些人是當前職業(ye) 教育發展最急需的人才。
筆者也以為(wei) ,高級技工培養(yang) 不能搞大規模培訓,也不能靠搞短期培訓速成,急於(yu) 求成培養(yang) 不出高級技工。因為(wei) 即使一般的技工培訓也常需要5~6個(ge) 月的時間,何況是高級技工。高級技工的培養(yang) ,畢竟不像種土豆白菜。即使在土壤、陽光等均適宜的條件下,也總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何況,我們(men) 現在還很難說,我們(men) 已經具備了催生大批高級技工的土壤與(yu) 陽光。事實上,培養(yang) 一個(ge) 高級技工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理論與(yu) 實踐脫節,在黑板上開機器,在電腦上比劃幾下,這樣培養(yang) 的高級技工也許隻會(hui) 打幾套普通的花拳繡腿,到了崗位肯定會(hui) 常常掉鏈子,難堪大用。
筆者認為(wei) ,高級技工的培養(yang) 如同植樹一樣,要少栽“速生林”,多種能成大材的樹木。高級技工的培養(yang) 需要靜下心來,做到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經過一個(ge) 學習(xi) 、曆練的過程才能造就出具有真才實學的高級技工。而且一招一式都需要精雕細琢。比如編製機床的自動程序,就不僅(jin) 要懂得設計工藝,還需要有一定生產(chan) 經驗的積累,才能使設計的程序符合生產(chan) 的需要。慢工出細活,急性子吃不了熱豆腐,“速生楊”成不了大材。同樣,速成的高級技工在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也是難堪大任的。
“速生林”之所以受歡迎,原因就在於(yu) 它契合了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理。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生長規律,速成則難持久,慢功必有長效。我們(men) 都知道,人的成長、變化和提高都有一個(ge) 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於(yu) 求成的行為(wei) ,往往造成“橋塌塌”“樓歪歪”的惡果。
同樣,高級技工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在短時間造就出來的。因為(wei) 高級技工的技能不隻是在短期培養(yang) 出來的,而是必須通過長期工作實踐,有豐(feng) 富的經驗積累,能夠解決(jue) 生產(chan) 實際中的一些疑難雜症,而且還要具備相關(guan) 知識才有資格參加高級技工的考試。培養(yang) 過程中還要選擇相應的師傅和教師進行傳(chuan) 、幫、帶的手把手教徒學藝,師傅把自己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通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傳(chuan) 授,使掌握了一定文化基礎知識的技工邊學邊幹邊提高,經風雨、見世麵,才能到生產(chan) 一線去獨擋一麵,遇到疑難雜症時才能手到病除。培養(yang) 高級技工之路注定是艱難且耗時漫長的。
重視和加強專(zhuan) 業(ye) 技能人才特別是中高級技工隊伍的建設,對於(yu) 實施科教興(xing) 國、人才強國戰略,進而提升我國在全球製造業(ye) 競爭(zheng) 體(ti) 係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yi) 。但既然高級技工的培養(yang) 是長期的過程,而不是僅(jin) 僅(jin) 追求一時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那麽(me) ,隻有把培訓作為(wei) 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抓緊抓實,當作一項係統工程來對待,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計劃性,指導員工製定個(ge) 人發展計劃,明確發展方向,這樣才會(hui) 有一個(ge) 較好的基礎。那種隻把培訓作為(wei) 一項突擊性的任務甚至是一次轟轟烈烈的活動來抓,肯定不會(hui) 有好效果。高級技工培養(yang) 沒有捷徑可走,更沒有什麽(me) “速成法”,而要靠日積月累、刻苦磨煉。
培養(yang) 高級技能人才關(guan) 鍵在師資和必要的教學設施。隻有肥沃的土地,才能孕育優(you) 質的樹苗。筆者建議,國家要出台相關(guan) 政策,加強技術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加大教學實驗設施建設,同時支持一批師範學校定向培養(yang) 職業(ye) 教育的師資,這批教師畢業(ye) 後,首先去企業(ye) 鍛煉至少4年,再到職業(ye) 學校擔任教師。今後還應出台相關(guan) 製度,到職業(ye) 學校任教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規範職業(ye) 學校教師的任教資格。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