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德州職教網 >> 山東全麵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山東全麵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更新時間:2025-02-21
導讀:山東堅持把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作為提升現代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打通經濟“雙循環”新發展中人力資源升級“堵點”的關鍵一招,更好地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山東(dong) 是製造業(ye) 大省,工業(ye) 門類齊全、基礎雄厚,在全國製造業(ye) 中占有重要地位,也造就了一支龐大的技能人才隊伍。

“十三五”以來,山東(dong) 堅持以做大做強技能人才隊伍為(wei) 目標,以調動企業(ye) 和社會(hui) 力量積極性為(wei) 著力點,深化改革,搭建平台,強化激勵,優(you) 化服務,初步培育了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jun) 。截止到“十三五”期末,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341萬(wan) 人,高技能人才330萬(wan) 人,位居全國前列。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高技能人才引領的“技工時代”,全麵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更顯重要和緊迫。為(wei) 全麵提升勞動者職業(ye) 技能水平和就業(ye) 創業(ye) 能力,培養(yang) 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山東(dong) 出台“技能興(xing) 魯”22條政策措施,聚焦技能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全麵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以“技能興(xing) 魯”助力“人才興(xing) 魯”,為(wei) 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聚焦提高人才培育能力 建設高水平培育載體(ti)

山東(dong) 堅持把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載體(ti) 建設作為(wei) 提升現代產(chan) 業(ye) 工人技能素質、打通經濟“雙循環”新發展中人力資源升級“堵點”的關(guan) 鍵一招,更好地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增強社會(hui) 服務能力,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

加快技工教育全麵發展。我省把發展技工教育作為(wei) 培育技能人才的主渠道,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突出特色發展方向,打造技工教育“齊魯名校”特色品牌。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81所,其中技師學院45所,技工院校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位。技工院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連續5年保持在97%以上,全省每年新增的高技能人才中,有近一半來自技工院校。“十四五”時期,山東(dong) 將通過實施技工教育優(you) 質校建設工程,用5年時間分別遴選建設10所左右技工教育優(you) 質校、30個(ge) 左右優(you) 質專(zhuan) 業(ye) (群),分別給予500萬(wan) 元、200萬(wan) 元資金支持,加強內(nei) 涵建設,實現扶優(you) 扶強、提質賦能,帶動全省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

加快技藝技能培育傳(chuan) 承載體(ti) 建設。啟動新一輪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建設,用5年時間建設100個(ge) 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每個(ge) 工作站給予20萬(wan) 元建設補助資金,支持企業(ye) 開展帶徒傳(chuan) 技、技能攻關(guan) 、技藝傳(chuan) 承、技能推廣等活動。鼓勵企業(ye) 自主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站)、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人才工作平台,開展“傳(chuan) 、幫、帶”培育活動,使更多的職工成為(wei) 企業(ye) 技術技能骨幹。“十三五”期間山東(dong) 建設了25個(ge)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為(wei) 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xing) 計劃,搭建了“國字號”平台。“十四五”時期,山東(dong) 還將繼續加大對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支持力度,在國家10萬(wan) 元建設補助資金基礎上,根據績效考核情況再給予不低於(yu) 10萬(wan) 元的獎補資金。通過加快傳(chuan) 承載體(ti) 建設,形成聚集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的“小集群”、構建高技能人才發展的支點,帶動大批技能人才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提高領軍(jun) 人才待遇  強化全方位激勵保障

山東(dong) 堅持以提高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待遇為(wei) 引領,重點突破,多措並舉(ju) ,營造“大國工匠”成長環境,打造技能“人才雁陣”,形成高技能人才引領的多層次技能人才隊伍。

強化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引進。“十三五”時期,山東(dong) 組織實施泰山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工程,培養(yang) 引進高層次人才。“十四五”期間,山東(dong) 將繼續依托泰山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工程,圍繞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麵向國內(nei) 外加強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引進培養(yang) 。所依托的用人單位可直接設立山東(dong) 省技師工作站,開展技術革新、技能攻關(guan) 等活動。

強化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獎勵體(ti) 係建設。建立“齊魯技能大獎”“齊魯首席技師”“齊魯技術技能大師”選拔獎勵製度體(ti) 係,從(cong) 獎勵層級、獎勵對象和獎勵標準等方麵分別予以區分界定,讓更多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得到更多的認可和優(you) 惠。對齊魯技能大獎獲得者,給予一次性30萬(wan) 元獎勵並優(you) 先推薦評選“中華技能大獎”。

聚焦提高創業(ye) 創新活力  搭建廣覆蓋競賽舞台

強化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惠才待遇落實。在原有政策範圍基礎上,將齊魯技能大獎獲得者、大國工匠等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納入“山東(dong) 惠才卡”保障範圍,提供山東(dong) 省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享受就業(ye) 、住房、醫療、子女入學、配偶就業(ye) 等各方麵的政策服務和“優(you) 惠”待遇。

山東(dong) 堅持把大力開展職業(ye) 技能競賽,作為(wei) 推動各行各業(ye) 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的重要抓手,注重在競賽中評價(jia) 人才、發現人才,充分發揮技能競賽特別是世界技能大賽的引領作用,為(wei) 更多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搭建舞台。

抓好技能競賽體(ti) 係建設。今年山東(dong) 將製定職業(ye) 技能競賽管理辦法,加快建設以世界技能大賽為(wei) 引領、各類職業(ye) 技能大賽為(wei) 主體(ti) ,校內(nei) 競賽與(yu) 校外競賽、省內(nei) 技能競賽與(yu) 中國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相銜接的競賽體(ti) 係。

抓好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持續打造“技能興(xing) 魯”競賽品牌,“十四五”期間每年組織不少於(yu) 60項“技能興(xing) 魯”職業(ye) 技能大賽省級重點賽事,帶動各行各業(ye) 立足本職崗位開展練兵比武活動,實現全省參賽人員3年不少於(yu) 1000萬(wan) 人次。通過競賽層層發現和選拔實踐中掌握高技能的傑出、優(you) 秀人才,給予相應的職業(ye) 技術職稱和職業(ye) 技能等級,使更多“無學曆”卻在實踐中勤學苦練“有技能”的人才能脫穎而出。

抓好重要賽事支持力度。對世界技能大賽省級重點集訓基地和省級集訓基地由過去給予3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補助資金提高到500萬(wan) 元、200萬(wan) 元。在提高世賽獲獎選手獎勵標準的同時,對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銀牌、銅牌和優(you) 勝獎的技術指導專(zhuan) 家團隊,分別給予團隊60萬(wan) 元、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抓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能競賽。推廣東(dong) 營、威海等市舉(ju) 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賽的經驗,每年組織全省性的“技能興(xing) 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能競賽係列活動,推動各市積極組織開展適應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的職業(ye) 技能競賽,積極開展鄉(xiang) 土人才創新創業(ye) 大賽和傳(chuan) 統技藝技能大賽,培養(yang) 更多“鄉(xiang) 土”技能人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齊魯樣板”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聚聚焦提高就業(ye) 創業(ye) 能力  構建多層次培養(yang) 體(ti) 係

山東(dong) 堅持把構建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ye) 技能培訓,作為(wei) 全麵提升勞動者就業(ye) 創業(ye) 能力、解決(jue) 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提高就業(ye) 質量的一個(ge) 根本舉(ju) 措,推動就業(ye) 優(you) 先與(yu) 技能提升協同發展。

以更大力度推動培訓體(ti) 係建設。以實施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為(wei) 抓手,按照“應培盡培”“願培則培”“需培就培”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製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廣泛開展就業(ye) 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ye) 創新培訓。2020年,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287.98萬(wan) 人次,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培訓計劃;支出各類職業(ye) 培訓補貼24.12億(yi) 元,其中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專(zhuan) 賬資金23.38億(yi) 元,完成國家下達資金使用指導計劃的107.74%。截至目前,我省已提前一年完成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三年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300萬(wan) 人次以上的任務目標。

以更大力度推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推動企業(ye) 創新技能人才培育機製,發揮大企業(ye) 開發技能人才的主體(ti) 作用和“頭部”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技能提升的引領作用,加快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政府補貼為(wei) 引領,鼓勵支持企業(ye) 有計劃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為(wei)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山東(dong) 把實施以工代訓作為(wei) “穩就業(ye) ”“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舉(ju) 措,在全國較早出台企業(ye) 穩崗擴崗專(zhuan) 項支持計劃以工代訓政策實施細則,率先發放全國第一筆以工代訓補貼資金。2020年,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3.16億(yi) 元,惠及企業(ye) 16981家,涉及職工128.27萬(wan) 人。

以更大力度推動企業(ye) 發揮主體(ti) 作用。企業(ye) 是技能人才培養(yang) 和使用的主體(ti) ,但長期以來,很多企業(ye) 對技能人才“重使用、輕培養(yang) ,要求多、支持少”,不舍得花錢搞培訓,不支持職工參加技能培訓。為(wei) 調動企業(ye) 人才培養(yang) 積極性,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從(cong) 2019年起麵向全省各類企業(ye) ,山東(dong) 全麵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yang) ”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企業(ye) 新型學徒製,由企業(ye) 主導,對新入職技能崗位員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按規定對企業(ye) 給予每人每年4000—6000元的職業(ye) 培訓補貼,目前,全省已培養(yang) 新型學徒3.8萬(wan) 人。“十四五”時期,全省將培養(yang) 10萬(wan) 名以上的企業(ye) 新型學徒。

以更大力度培養(yang) 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圍繞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錨定“七個(ge) 走在前列”“九個(ge) 強省突破”,建立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發布製度,引導企業(ye) 培育先進製造業(ye) 、交通、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技能人才,做優(you) 做強“金藍領”高端培訓品牌,每年培養(yang) 不少於(yu) 20000名技師、高級技師,並按照每人2000元、5000元的標準給予培訓補貼。

上一篇: 什麽是非全日製用工?
下一篇: 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好就業嗎?就業方

bv伟德中文网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