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引領專(zhuan) 業(ye) 成長
學校大力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於(yu) 改善教師結構、提高教師素質,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作風過硬、愛崗敬業(ye) 的優(you) 秀教師隊伍。學校管理走上了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的軌道。專(zhuan) 任教師中1人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教師和濰坊市專(zhuan) 業(ye) 技術拔尖人才、並獲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一項;1人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特級教師;1人被評為(wei) 濰坊市和安丘市首席技師,並獲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一項;1人獲得國家級職業(ye) 技能競賽數控車工裁判員證書(shu) ;4人入選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
立德樹人亮點紛呈
學校創新設立"一會(hui) 一庭一中心(人民調委會(hui) 、模擬法庭、職業(ye) 素質培養(yang) 中心)"大力加強學生綜合素養(yang) 教育。把全國"文明風采"競賽作為(wei) 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比賽中連續三年獲山東(dong) 省優(you) 秀組織獎和最佳風采學校榮譽稱號,連續三年獲全國優(you) 秀組織獎。學校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ti) ,入選教育部"全國職業(ye) 院校學生管理50強"。
技能改革碩果累累
通過實施"燎原計劃",全麵提升學校整體(ti) 的技能教學水平。通過實施"星光計劃",以技能尖子生帶動全體(ti) 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學校多次承辦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和全國機械行業(ye) 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在國賽中共獲24金5銀6銅,獎牌數全省名列前茅。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學校先後與(yu) 山東(dong) 網商集團、薩丁重工等省內(nei) 50餘(yu) 家大中型企業(ye) 建立合作關(guan) 係,建有校外實訓基地40個(ge) ,開設企業(ye) 冠名"訂單班"20個(ge) 。與(yu) 北京華航唯實等高科技公司合作建設機器人專(zhuan) 業(ye) ,被教育部認定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yang) 中心;被工信部認定為(wei) 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3D打印人才培訓基地。與(yu) 山東(dong) 網商合作,建設山東(dong) 省中職學校電商培訓"中心基地",校企聯手,近三年"雙11"實訓中一舉(ju) 完成銷售額19.5億(yi) 元。
基礎能力全省前列
學校現有實訓設備總值達5205萬(wan) 元,建有38個(ge) 實訓基地。學校與(yu) 同濟大學合作,建成了全國普通中小學和職業(ye) 學校第一所Fablab創客空間。市委、市政府撥專(zhuan) 款989萬(wan) 元支持學校信息化建設,學校被評為(wei) 濰坊市"互聯網+教育示範學校",被中央電教館評為(wei) 首批"職業(ye) 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行政管理用"釘釘",學生管理"雲(yun) 校通",內(nei) 部管理實現了信息化、數據化。
示範引領作用顯著
學校辦學特色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山東(dong) 教育報》、《濰坊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媒體(ti) 上宣傳(chuan) 推介;教育部職成司、全國機械行指委、省教育廳等上級領導多次到校調研指導;安徽、湖北、浙江、雲(yun) 南、深圳、黃島、煙台等省內(nei) 外同行先後到校參觀交流,發揮了積極的示範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