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在工業(ye) 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在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學校不斷增強責任感與(yu) 緊迫感,以為(wei) 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服務為(wei) 宗旨,以培養(yang) 高素質勞動者和各類實用技術人才為(wei) 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教育質量,滿足市場、企業(ye) 和社會(hui) 的需求,滿足學生家長的要求,既為(wei) 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學生,又為(wei) 經濟建設培養(yang) 了大批實用人才,得到上級的肯定和社會(hui) 的承認,先後被評為(wei) 國家級重點職業(ye) 學校、全國實踐行知思想推進素質教育先進集體(ti) 、省部級普通中專(zhuan) 、山東(dong) 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ti) 、山東(dong) 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山東(dong) 省文明單位、濰坊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普通高校的大門向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敞開,開通了畢業(ye) 生直接升入本科層次的路子,高等職業(ye) 學校優(you) 先對口招收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高職學生可以繼續接受普通高校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打破了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之間的壁壘,形成了人才培養(yang) 成長的“立交橋”。這為(wei) 職業(ye) 學校學生的升學成長鋪平了道路,而且前途更寬廣,方式更靈活。學校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實行學曆教育與(yu) 職業(ye) 教育相結合的綜合辦學模式,滿足學生升學、就業(ye) 等多種需要,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麵向社會(hui) 、開放型、多功能的全市職業(ye) 教育培訓中心。自2001年開始,學校加大教學力度,組織誌願高考的學生接受國家挑選。2001年高考升學率95.7%,2002年高考升學率達到97%,2003年高考升學率達到98.7%,許多同學考入複旦大學、山東(dong) 大學、青島海洋大學等全國名牌學院。自今年開始,學校試辦三、二連讀大專(zhuan) 班,畢業(ye) 生可直接考入普通高校本科或者對口升入高職學習(xi) ,給有誌學子提供了一輛深造高就的直通車。
根據我國信息化、工業(ye) 化、現代化的進程,適應企業(ye) 、市場和社會(hui) 需求,學校深化專(zhuan) 業(ye) 、課程和教學改革,開設機械製造維修與(yu) 管理、工業(ye) 企業(ye) 電器化、計算機及應用、服裝工藝、經濟法律事務、經濟信息管理、紡織印染、涉外財務會(hui) 計、空乘預科與(yu) 外事服務、園藝、美容美發等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學生的職業(ye) 道德、專(zhuan) 業(ye) 技能、創新精神、創業(ye) 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wei) 生產(chan) 、服務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近幾年來,學校師生發明創造的產(chan) 品獲得5項國家專(zhuan) 利,分別獲得國家金、銀、銅獎。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國家已初步建立起了勞動就業(ye) 製度,用工單位招收錄用職工,必須從(cong) 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中錄用。各大中型企業(ye) ,為(wei) 了提高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爭(zheng) 相從(cong) 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中招聘人才。由於(yu) 學校的教學質量高,社會(hui) 聲譽好,就業(ye) 渠道不斷拓寬,建立起了廣泛通暢的就業(ye) 安置網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濟南、青島、煙台、威海以及我市的許多大中型企業(ye) 紛紛到學校招收人員,其中北京華學文化谘詢有限公司、萊州光安服裝有限公司、濰坊昌進織造有限公司與(yu) 我校實行聯合辦學,畢業(ye) 生可直接分配到上述單位工作。近幾年來,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學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好局麵,許多同學還未畢業(ye) 即被用工單位簽定用工合同,有的同學被選到北京航空公司、全國政協機關(guan) 等重要部門工作,為(wei) 學校增了光,添了彩。
學校致力於(yu) 學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專(zhuan) 業(ye) 技術技能的培養(yang) ,促進新知識、新技能的創造,全麵推行素質教育,使學生成為(wei) 適應社會(hui) 、道德高尚、嚴(yan) 肅認真、善於(yu) 創新的有用人才。在往屆畢業(ye) 生中,已有許多人成為(wei) 大中型企業(ye) 的管理者、部門的負責人、個(ge) 體(ti) 企業(ye) 的老板。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他們(men) 成為(wei) 經濟的擁有者、社會(hui) 的弄潮兒(er) ,得到同齡人的讚歎與(yu) 羨慕。為(wei) 此,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生源遍布山東(dong)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內(nei) 蒙等全國各地。今年僅(jin) 我市就報名2000多人。
學校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投資2000多萬(wan) 元改造和新建了綜合實驗樓、材料、金相、模擬、數字實驗室、實習(xi) 工廠、多媒體(ti) 教室、微機室和校園網,各教室都安裝了大屏幕彩電,既可以接收電視台節目,又可以通過中控室發布信息,召開會(hui) 議,實現了電化教學。學校還投資100多萬(wan) 元改造修建了花園、走廊、草坪、透明圍牆,整個(ge) 校園花草樹木爭(zheng) 奇鬥豔,雕塑景點相映成韻,為(wei) 師生提供了優(you) 越、舒適、安全、潔靜的工作、學習(xi) 、生活環境。學校成為(wei) 全國自學考試、全市計算機考試、企業(ye) 技術工人培訓定點單位。
學校注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206名教師中,有專(zhuan) 任教師174人,大本以上學曆137人;高級講師25人,講師80多人,省、市級教學能手42人。全體(ti) 教師教書(shu) 育人,為(wei) 人師表,敬業(ye) 、樂(le) 業(ye) 、愛校如家、愛生如子,形成了一種艱苦創業(ye) 、努力拚搏、協調一致的團隊精神。學校成立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後勤行政管理委員會(hui) ,製定完善了各種規章製度,對師生進行過程性管理、綜合性評估,管理工作有條不紊,教學秩序井然有序。學校被首批命名為(wei) “安全文明小區”,連年獲得“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