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師範學校

日照師範學校
1995年至1999年,學校共招生56個班,2368人,(共中99年招“3+2”製5個班 ,216人,民師班827人,音樂專業286人,美術專業284人,幼師專業80人,體育專業150人)。招生範圍不變。為日照小學教育力量和素質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一期間,學校堅持鄧小平提出的教育“三個麵向”,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專業教育和實施全麵素質教育方麵取得了重大成果。
規範化建設起點高、並向現代化邁進。在學校領導提出“規範化建設要和現代化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和“硬環境”與“軟環境”一起抓的總體思路的引導下,學校工作三大步走出了新天地。學校麵積增至69416.4平方米。建築麵積增至31862.57 平方米。主體建築分別是辦公 大樓、教學大樓、圖書館、實驗樓、音樂樓、學生公寓、餐廳、教工宿舍樓(四座),標準化田徑運動場,路麵全部硬化,綠化、 美化建設基本完成。校容校貌發生質的變化。內部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先後投資280餘 萬元建成高標準演播微格室、語音室、微機室、音像閱覽室、生物標本室,安裝了電視監控、衛星接收和閉路電視係統,實現了“四機”進課堂和電化教學,樂器及體育機械增加、圖書館規模及藏書量迅速擴大。
學校堅持把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創建了全方位主體型的教育機製,堅持“育人為先、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不斷完善了“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工作網絡,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和育人環境建設,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口號,強化和加強了對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師德教育和自我教育,形成了“團結、進取、務實、文明”的良好校風。
學校注重領導班子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把隊伍建設作為全麵實施現代化師範教育的“奠基工程”來抓。崗位職責明確。學校建立監督激勵機製,重視人才,重視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設立獎勵基金,強調名師效應,在師資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專業素質的提高,文化品位的升級和教育觀念的更新方麵開展了一係列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向教學常規管理和教研教改要質量。加快從硬件建設標準化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轉移。改變“封閉式”教育模式,建構“開放型”教育模式,加大課堂教學,教育實踐和社會實踐的力度,以全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培養重點,結合新時期師範教育的新特點,在教育教學改革上做文章。學校先後製定了《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實施方案》、《聽課製度》、《教研活動製度》、 《教師聯係小學製度》及《骨幹教師評選辦法》等,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形成:“敬業、嚴謹、創新、奉獻”的良好教風。學校堅持“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校訓,“兩代師表”齊頭並進,師德建設和教改、教學基本功全麵提高。近十年來,先後有8人受國家級表彰、獎勵,19人受省級表彰、獎勵,10位教師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和教學骨幹,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論著(文)150餘篇。學生中40餘人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60餘 篇。獲省級獎勵76人(次),獲國家級獎勵22人(次)。畢業生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勝任率達99%以上,其中有許多已成為小學教育的骨幹。
2000年,學校學製正式改為五年一貫製的“小學教育專業大專班”。至2001年,共招收五年製學生12個班578人。同時招收三年製幼師1個班29人。民師7個 班303人。2001年,傅承忠校長離任。徐勤煜任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是年,學校對原教學大樓進行了擴建,原市教委北院劃歸我校,學校麵積新增 14668.6平方米。建築麵積新增8000平方米。 學校積極推進師範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信息環境建設、設施建設和專業建改開始全麵啟動,並被日照市確定為全市計算機培訓基地,被省自學考試辦公室確定為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學校正向著實現師範教育信息資源共享,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挺進。年底,學校被授予市級“花園式單位”。

日照師範學校

日照師範學校招生報名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