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技師學院發展史

2024年08月06日

魯北技師學院發展史

魯北技師學院前身為(wei) 成立於(yu) 20世紀80年代初的惠民地區勞動局技工學校、惠民地區糧食職工學校和惠民地區物資職工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2004年三校合並,同年被批準改建為(wei)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2006年,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wei) 濱州市技術學院。2014年加掛濱州航空中等職業(ye) 學校牌子。2020年,經省政府批準改建為(wei) 魯北技師學院。自1978年以來,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宗旨,以培養(yang) 技能人才為(wei) 目標,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xing) 校、依法治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學製教育為(wei) 主、社會(hui) 培訓相結合的特色人才培養(yang) 模式,累計向社會(hui) 輸送各類中高級技能人才6萬(wan) 餘(yu) 人,社會(hui) 培訓9萬(wan) 餘(yu) 人次,為(wei) 濱州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魯北技師學院

一、建校初期(20世紀80年代初)

20世紀80年代初,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惠民地區勞動局技工學校、惠民地區糧食職工學校、惠民地區物資職工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相繼建立。

惠民地區勞動局技工學校於(yu) 1980年8月批準建立,1981年9月招生,最初設置無線電修理、紡織保全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招高中生77人,學製二年。1985年,開始招初中生223人,學製三年,增設鉗工、烹飪、磚瓦抹灰三個(ge) 專(zhuan) 業(ye) 。

1980年9月,經地區編委批準,惠民地區糧食職工學校建立。1983年,累積培訓糧所所長3期189人,防化、會(hui) 計、製粉、油質檢驗6期234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wei) 各糧所的業(ye) 務骨幹。

1984年11月,惠民地區物資職工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建立,設有3個(ge) 電大班共106名學生,舉(ju) 辦短期補習(xi) 班3個(ge) 共120名學生,開創了職工教育新局麵。

魯北技師學院榮譽

二、快速發展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技工學校憑借“包分配”等政策優(you) 勢,外無生源之慮,內(nei) 無就業(ye) 之憂,一度輝煌。1988年,學校升格為(wei) 副縣級事業(ye) 單位。1993年12月,被授予山東(dong) 省一類技工學校。1994年,升格為(wei) 正縣級事業(ye) 單位。1998年,與(yu) 威海市高級技工學校聯合開設了以招收中等職業(ye) 技術學校和高中畢業(ye) 生為(wei) 生源的高等職業(ye) 技術教育試點班——數控機床切削加工高級班,招生對象為(wei) 應往屆高中、職業(ye) 中學、技工學校畢業(ye) 生,學製3年,共招生39人,結束了全區沒有高等職業(ye) 技術教育的曆史,向創建高級技工學校邁出了堅實一步,同年被省政府命名為(wei) 山東(dong) 省重點技工學校。

同時期,地區糧食職工學校被批準更名為(wei) 地區糧食職工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擁有電大班1個(ge) ,85級、86級財會(hui) 中專(zhuan) 班各1個(ge) ,86級企管中專(zhuan) 班1個(ge) ,共有學員205名,1991年被評為(wei) 全區職工教育先進集體(ti) 。地區物資職工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先後被批準更名為(wei) 地區物資中專(zhuan) 學校、地區經貿學校,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變化,采取靈活務實的招生安置辦法,實現辦學規模與(yu) 水平的提升。

三、鞏固提升期(20世紀90年代末至2003年)

隨著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逐步確立,技工教育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自90年代末開始,技工教育麵臨(lin) 困境,突出表現為(wei) “招生難、分配難”。為(wei) 此,學校積極調整應對策略,改革招生辦法,變統招統分為(wei) 定向招生,畢業(ye) 時按定向單位分配;調整部分專(zhuan) 業(ye) 設置和學製,更好適應地區經濟建設需要;完善教學設施和實習(xi) 場所,狠抓隊伍建設、教學管理和環境整治,積極扭轉不利局麵。同時提出未來五年發展思路:即培養(yang) 目標上要爭(zheng) 取開設高級技工班;辦學理念上要穩定基礎、苦練內(nei) 功、狠抓質量、以質量求生存;基礎建設上要建操場、通暖氣;在師資建設上要增加專(zhuan) 業(ye) 老師和實習(xi) 指導教師比例等,為(wei) 迎接職教發展第二春做好充足準備。

進入新千年,學校及時把握趨勢,引入訂單教育辦學理念,利用委托培養(yang) 、校企聯合等方式,2001年實現招生452人,2002年春季錄取新生320多人,且新生的綜合素質比前幾年有了明顯提高,瓶頸問題有所緩解。

四、三校合並期(2004-2005)

進入21世紀,隨著惠民地區撤地設市,市委、市政府動員全市不斷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濱州經濟社會(hui) 大踏步前進。以渤海活塞集團、濱化集團、魏橋集團等為(wei) 代表的大型企業(ye) 得到快速發展,企業(ye) 麵向技工學校大量招工,吸納技術人才,促進了濱州技工教育發展。

隨著時代變遷,原先三校各自為(wei) 政的教育模式逐漸不適應職業(ye) 教育發展趨勢。2004年,根據市政府第11次常務會(hui) 議紀要精神,濱州市技工學校、濱州市糧食學校、濱州市物資學校合並組建為(wei)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三校合並後,市委、市政府將改建技術學院列入2005、2006年全市重點工作項目,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實施,批準學院在濱州西區征地1800多畝(mu) ,投資4億(yi) 元建設萬(wan) 人規模新校園。2005年5月新校區奠基,12月校區各單體(ti) 建築全部實現主體(ti) 封頂,2006年10月學院實現整體(ti) 搬遷。

五、轉型提速期(2006年至今)

2006年2月,省政府下發《關(guan) 於(yu) 同意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更名的批複》,濱州市技術學院提前2年完成改建工作。2007年,學院實訓中心、校園綠化、學生操場和中心湖區等4項建設工程全部完成,為(wei) 學院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學院適時提出“訂單教育,雙向選擇”的招生就業(ye) 模式,主動對接魏橋集團、濱化集團、盟威集團等名牌企業(ye) ,探索“校中有廠、廠中有校”的聯合辦學之路,“濱陽化工班”“濱魏熱電班”“海洋化工班”等以企業(ye) 命名的班級達十幾個(ge) ,促進了學生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學生就業(ye) 率和滿意度不斷提高。由於(yu) 專(zhuan) 業(ye) 對口,學生操作技能過硬,實習(xi) 期間就能頂崗生產(chan) ,深受企業(ye) 歡迎,學生的一次就業(ye) 安置率達98%。

令人滿意的定向企業(ye) 和就業(ye) 崗位對學生產(chan) 生了足夠大的吸引力,“校企聯合”“訂單教育”結出豐(feng) 碩成果。2006年招生2102人,2007年招生2447人,2008年招生突破2700人。“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學院逐步提高學生的入學分數線,由原來的不設線到中考成績200分以上、高考成績400分以上,學生的生源層次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十八大以來,學院曆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廣大師生改革創新、砥礪奮進,不斷加大建設投入,加強內(nei) 涵建設,學院基礎條件不斷改善,辦學特色不斷彰顯,內(nei) 涵水平不斷增強,人才培養(yang) 質量不斷提升,社會(hui) 培訓效應不斷擴大,內(nei) 部治理不斷規範,社會(hui) 影響力不斷增強,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強化。全院上下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經受住各種考驗挑戰,實現了不同時期的新發展,創造了不同階段的新成就。

上一篇: 魯北技師學院在2024世界職業院校技
下一篇: 魯北技師學院有職教高考升學班嗎
魯北技師學院招生報名 170960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