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立校
“堅持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全麵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牢固樹立“以人為(wei) 本,德育為(wei) 先、全員育人”的理念,以養(yang) 成教育為(wei) 主線,以人文素養(yang) 為(wei) 引領,創新德育途徑和方法,拓寬育人渠道,健全“三位一體(ti) ”的德育網絡,形成家庭、學校、社會(hui) “三位一體(ti) ”的德育工作合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和諧教育氛圍。2018年1月嘉祥職業(ye) 中專(zhuan) 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結合學校特點,重點抓好以下五項教育: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和中國夢宣傳(chuan) 教育活動,點亮學生的人生夢想,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的培養(yang) 落到實處。持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國夢、人生夢、職業(ye) 夢有效貫通,通過信念培養(yang) 為(wei) 學生成長搭建理想與(yu) 現實的橋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you) 化校園環境,營造平安、文明、和諧校園氛圍,使校園成為(wei) 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基地。
二是道德品行教育。建立道德品質培養(yang) 常態化運行機製,圍繞“助人為(wei) 樂(le) 、尊師重道、集體(ti) 榮譽感”的培養(yang) ,創造性的開展德育活動,把優(you) 秀的道德品質內(nei) 化為(wei) 學生的人格素養(yang) 。重視思想政治課、德育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校內(nei) 外資源,寓德育於(yu) 各公共課和專(zhuan) 業(ye) 課教學之中。教師實行一崗雙責,既教書(shu) 又育人。深入開展“養(yang) 成教育”活動,製定並落實《中職生一日常規》,常抓不懈使其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三是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實施傳(chuan) 統文化育人,結合地域特色,把曾子“明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日三省吾身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思想融入文化素養(yang) 教育。進一步完善了一訓三風建設,校訓:明德 篤行 自強 向善;校風:守正包容 祥和進取;教風:因材施教 誨人不倦;學風:切磋琢磨 學而不厭。從(cong) 行為(wei) 模式、思想傾(qing) 向、心理傾(qing) 向、心理素質、自我意識等多個(ge) 方麵塑造中職生的人格和行為(wei) 。同時,通過報告會(hui) 、講座、征文、演講等形式,大力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使其入心、入腦、入行。
四是職業(ye) 精神教育。把產(chan) 業(ye) 文化、企業(ye) 文化、職業(ye) 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加強社會(hui) 實踐和職場體(ti) 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e) 理想和職業(ye) 認知,為(wei) 學生的職業(ye) 生涯規劃打下基礎。通過實習(xi) 實訓期間對企業(ye) 規章製度和崗位規範的遵守,培養(yang) 學生良好的職業(ye) 習(xi) 慣,樹立精益求精、務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二)質量強校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關(guan) 乎學校的生存發展和強大。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抓好教學規範。以《山東(dong) 省中等職業(ye) 學校教學規範》為(wei) 基本依據,全麵落實教學過程的各個(ge) 環節。讓廣大教師通過學常規、用常規活動,使自己的教學行為(wei) 更加規範。突出抓好課堂教學。積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專(zhuan) 業(ye) 課積極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和場景教學,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教學資源,豐(feng) 富教學內(nei) 容,優(you) 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是抓好教學研究。繼續落實好四項製度:①集體(ti) 備課製度,健全備課組,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做實周五教研活動,加強教研督導;②聽課製度,任課教師每人每學期聽課不少於(yu) 20節,其中推門聽課至少10節;③優(you) 質課評選製度,專(zhuan) 業(ye) 部、教務處分別組織公開課和新教師匯報課活動;④教師撰寫(xie) 教學論文製度,每位教師每學期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三是堅持因材施教。發揮學生潛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我們(men) 要打造重視個(ge) 性發展因材施教的教育。不僅(jin) 要促進學生在德智體(ti) 諸方麵全麵發展,而且要樹立一種觀念,要促進每個(ge) 學生依照自己的個(ge) 性充分發展,讓好的學生發展得更好,一般學生也力盡其能,學有所獲,所有的學生都收獲學習(xi) 的樂(le) 趣。教師要正視學生個(ge) 性差異,重視因材施教,要針對不同的個(ge) 性特點施以有區別的教育,而且要特別注意幫助學生發展優(you) 良的個(ge) 性品質。
(三)宜學宜業(ye)
一是依照成績和個(ge) 人興(xing) 趣,堅持特長育人,因材施教,分設升學班和中職班。升學班要確定升學目標,瞄準春考,有針對性的開展升學教學。就業(ye) 班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ang) 和就業(ye) 指導。建立激勵機製和科學的評價(jia) 辦法,依照學生成績和個(ge) 人興(xing) 趣引導學生班級間合理流動。提升辦學層次,擴大“三二”連讀高職班規模。進一步加強與(yu) 高校的合作,拓寬辦學渠道。
二是抓好就業(ye) 安置。強化實踐實訓技能教學,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培養(yang) 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增強學生的競爭(zheng) 力,提高就業(ye) 安置質量,努力實現“讀中職前程寬,升學就業(ye) 兩(liang) 相宜”的目標。
(四)特色發展
打造品牌,創特色。堅持以省示範校建設為(wei) 統領,以三個(ge) 省級品牌和兩(liang) 個(ge) 市級品牌專(zhuan) 業(ye) 建設為(wei) 載體(ti) ,以內(nei) 涵建設為(wei) 重點,建立以人為(wei) 本、對接緊密的課程體(ti) 係,打造高水平的專(zhuan) 兼職“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就業(ye) 有優(you) 勢、發展有潛力的特色品牌專(zhuan) 業(ye) ,努力提升辦學實力,使我校成為(wei) 山東(dong) 一流、國內(nei) 知名的現代化職業(ye) 學校。
(五)多元辦學
師訓、電大、函授、社會(hui) 培訓等,立足服務社會(hui) ,提升質量,開拓思路,創新模式,擴大規模等方麵開展工作。同時,利用好創業(ye) 大學這個(ge) 平台,為(wei)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力。各類培訓年均3000人次。
服務西部經濟發展,辦好新疆內(nei) 職班。注重安全教育,確保新疆班學生安全穩定。抓好教學工作,不斷總結教學管理經驗,進一步明確各年級教學目標,製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新疆班的管理工作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及主管部門的處分肯定,學校被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表彰為(wei) “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