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學校緊跟智能製造和現代服務業(ye) 發展步伐,新增物聯網、無人機等專(zhuan) 業(ye) 方向,將信息技術類專(zhuan) 業(ye) 群做大做強,形成信息技術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財經商貿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輔的“一體(ti) 兩(liang) 翼”專(zhuan) 業(ye) 格局。現有專(zhuan) 業(ye) 全部為(wei) 規範化以上專(zhuan) 業(ye) ,其中省級品牌專(zhuan) 業(ye) 2個(ge) 、示範性專(zhuan) 業(ye) 2個(ge) ,專(zhuan) 業(ye) 建設水平全省領先、國內(nei) 一流。
2.優(you) 化育人模式。學校秉承“德行天下,技贏未來”的育人思想,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全員育人,實施級部製扁平化管理和“金字塔”式技能培養(yang) ,學生在各級技能大賽中成績斐然,國賽斬獲4金4銀6銅,省賽斬獲11金4銀9銅,人才培養(yang) 質量在全國同類學校處於(yu) 領先地位。
3.加強師資建設。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並形成完善的考核激勵機製,“雙師型”教師占比100%。開展青藍工程、專(zhuan) 業(ye) 帶頭人及名師培養(yang) 工程,建立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引領作用。學校先後培養(yang) 國家級名師、省優(you) 秀教師、齊魯名師、省青年技能名師、省教學能手等30餘(yu) 人。
4.做活校企融合。學校與(yu) 聯想集團、煙台LG、神州數碼、濟南智贏動畫、濟南青之鳥等二十幾家企業(ye) 開展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同培養(yang) 符合市場和企業(ye) 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引入行業(ye) 人才培養(yang) 模式、對接職業(ye) 標準,實現課堂教學與(yu) 學生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學生畢業(ye) 與(yu) 上崗的“零過渡”。
5.輻射作用凸顯。連續四年承辦物聯網和網絡搭建賽項省職業(ye) 院校學生專(zhuan) 業(ye) 技能大賽,國際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頻繁,與(yu) 韓國職校實現互訪。通過開展名師東(dong) 西幫扶、送教下鄉(xiang) 、師生服務周邊社區、啟動全市首家學生自主創業(ye) 團隊等活動,使學校的輻射作日漸凸顯。近幾年,學生平均綜合就業(ye) 率98%以上,對口就業(ye) 率97.4%,用人單位滿意率98.9%。
學校地址:濟南市曆城區王舍人辦事處朝山街316號(乘BRT8、BRT12、97路公交車到鳳凰路工業(ye) 北路站下車;乘K106、K187、K189路公交車到鳳凰路鐵廠北路站下車;乘K57公交車到王舍人街道辦事處站下車;乘地鐵2線至鳳凰路站下車B出口出站,沿鳳凰北路北行至十八中路紅綠燈再東(dong) 行200米路北即到。乘地鐵3號線王舍人站下車,下車後沿鳳凰路行至十八中路口紅綠燈,東(dong) 行200米路北即到。(具體(ti) 公交線路可登陸官網-招生在線查詢2022年學校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