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發展簡史
濟寧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前身是始建於1964年的“濟寧市職業學校”。此後幾經遷址、幾度易名。1965年3月,改稱“濟寧市農業職業中學”。同年10月,又更名為“濟寧市第一工讀中學”。1967年2月在太白東路建成教學樓,並遷入新址,改稱“東風中學”。1970年3月濟寧市機關幹部學校並入該校後,更名為“濟寧市第四中學”。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進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濟寧市把辦學水平較高的第四中學,作為開辦職業教育的試點學校。從1981年開始招收職業班,當時的專業有幼師、服裝、釀造、染整等專業。這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第一批職業學校。開辦職業班以後,辦學成績突出,辦學的社會效益非常明顯,社會影響不斷擴大。1983年,地改市後,又更名為“濟寧第一職業中學”,歸市教育局主管。1985年,經省教育廳批準,正式命名為“濟寧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這是我省第一批五個職業中專之一。從1989年起,重新規劃,全麵改造,1992年完成校改達標。1995年10月經省政府批準,命名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專。
辦職業教育二十多年來,學校先後開設了近三十個專業。幼師、服裝、微機、旅遊、醫藥、電會等專業多年來連續招生,成為學校的骨幹專業。其中幼師、文秘微機專業被評為市級重點專業。由於我校旅遊專業辦學水平較高,辦學成績突出,被省旅遊局命名為省級旅遊行業崗位培訓定點單位,幼師專業為市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已申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多年來,由於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多次受到上級領導部門的表彰。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學校連續被市教育局評為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02年,學校又被評為全市教學管理規範化學校。1998年、2002年,學校連續兩屆被市司法局,市教育局評為全市“遵紀守法光榮校”,另外,學校在計劃生育、財務管理、後勤管理、法製教育、國防教育以及團委、工會、老幹部等各方麵的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學校重視科研興校,承擔了多個市、省、國家級科研課題,現為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
二、學校現有規模
1.占地麵積78畝,51814㎡。
2.教學建築麵積 30065㎡ 其中 教學樓3251㎡ 辦公樓1345㎡ 實驗樓3759㎡ 平房1200㎡
3.在校生:現有8個專業,2005人。
4.圖書和實驗、實習設施。
①現有圖書40010冊,教工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各一個,有各種報刊、雜誌100多種。
②微機室四個,共有微機360多台。
③財會模擬室1個,電工電子實驗室1個,語音室1個,實習餐廳1個,實習客房1個,實習機床26台。
④幼師專業:舞蹈房2個,小琴房18間 腳踏琴67架,電子琴1台,手風琴20台,36架鋼琴,51架電鋼琴,多媒體教學設備一套。
5.安裝了校園網,初步實現了教學辦公自動化。
6.師資隊伍
①現有教職工12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9人。
②校級幹部5人,中層處室7個,中層幹部11人。
③學曆情況:碩士生1人,研究生進修班結業12人,本科學曆86人。
④職稱: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48人,已聘40人。 具有中級職稱44人,已聘35人。
⑤專業課教師26人。
三、學校管理
1.辦學基本思想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專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2.教職工管理
1995年,根據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學校實行了“四製”改革,實行了校長負責製、教師聘任製、崗位責任製和結構工資製,目前,已形成了較為穩定、較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各項管理製度。
為了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適應教職工的思想和工作特點,體現“以人為本、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從2001年開始學校又試行了“良知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教學管理
在抓好常規教學管理的基礎上,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第一.樹立科研興校的思想,重視教科研工作,探索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
第二.在製訂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時,打破傳統模式,重視“教會”學生,而不是“教完”課程。不僅會教,而且要善教。
第三.在教學評價中,注意到學生的進步,即重視學生的相對成績,而不是象過去那樣隻重視學生的絕對成績。
第四.重視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
4.學生管理
把“以社會為本”和“以學生為本”有機結合起來,以德育工作為中心,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基礎,實行班級量化管理;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能力,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使他們樹立成功的信心和立誌成才的理想。
四、發展規劃:
1.擴大學校規模、提高學校層次
加強學校硬件設施的建設,根據學校發展情況,硬件設施的不足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障礙。學校如能擴建到200畝左右,在校生可容3600人左右。如果實現大的飛躍,還應至少再建一座實驗樓,一座辦公樓和一座學生宿舍樓,通過上掛外聯等形式把重點專業辦成高職層次的專業。
2.提高教師素質
在三至五年內,使所有教師都達到本科學曆,主要專業任課教師至少有一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曆。主要學科至少有一名市級骨幹教師、市級或省級教學能手。
3.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第一、 探索出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
第二、 逐步改革並完善學校管理方法,形成思想解放、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校風。
第三、 逐步形成多層次、長短結合、形式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
4.創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