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是山東(dong) 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山東(dong) 省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特色名校。60餘(yu) 年來,幾代濱醫人艱苦奮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學校各項事業(ye) 獲得長足進步,已發展成為(wei) 一所醫學學科齊全,辦學條件完善,辦學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的省屬本科醫學院校。 曆史沿革 濱州醫學院是山東(dong) 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前身是始建於(yu) 1946年的原國立山東(dong) 大學醫學院,1956年3月獨立建製為(wei) 青島醫學院,1970年10月整體(ti) 搬遷至山東(dong) 省惠民地區行署駐地北鎮辦學,1974年11月設立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為(wei) 省屬本科高等院校),1981年9月改稱北鎮醫學院,1983年3月隨駐地更名為(wei) 濱州醫學院。2002年9月濱州醫學院煙台校區投入使用。 辦學規模 學校全日製在校生16500餘(yu) 人,其中本專(zhuan) 科生16100餘(yu) 人、碩士研究生382人,麵向全國29個(ge) 省(市、自治區)招生。 人才培養(yang) 始終堅持“育人為(wei) 本,德育為(wei) 先”、“教學第一,質量至上”的辦學傳(chuan) 統,秉承“仁心、妙術”的校訓精神,弘揚“團結、嚴(yan) 謹、求實、創新”的校風,踐行“教書(shu) 育人、為(wei) 人師表、嚴(yan) 謹治學、敬業(ye) 奉獻”教風和“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勤奮學習(xi) 、誠實守信”的學風,落實“一個(ge) 戰略目標、一體(ti) 兩(liang) 翼戰略布局和五個(ge) 戰略支點”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思路”,堅持以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以提高質量為(wei) 核心,堅持“以人為(wei) 本,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與(yu) 實踐創新能力的統一,全麵發展與(yu) 個(ge) 性發展的統一,科學精神與(yu) 人文精神的統一”的育人理念,學生培養(yang) 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和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讚譽。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ou) 秀成績;2013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接受教育部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認證,獲得了專(zhuan) 家組的高度評價(jia) 。獨立辦學近40年來,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了75000多名各類醫學及醫學相關(guan) 人才,打造了“作風樸實、基礎紮實、工作踏實”的畢業(ye) 生品牌,為(wei) 區域和國家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特別是醫療衛生事業(ye) 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殘疾人高等教育 1985年,創辦了我國第一個(ge) 專(zhuan) 門招收殘疾青年的大學本科專(zhuan) 業(ye) (醫學二係),開創了我國殘疾人高等醫學教育的先河,成為(wei) 我國殘疾人教育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2012年招收首批視障學生,填補了我國醫學院校和山東(dong) 省開展本科層次視障生教育的空白;新開設了特殊教育、聽力與(yu) 言語康複學專(zhuan) 業(ye) 於(yu) 今年招生;正積極準備聽障學生招生工作。近30年來,形成了殘健融合、教育與(yu) 康複相結合的被譽為(wei) “濱州醫學院模式”的殘疾人人才培養(yang) 模式,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了近1000名殘疾人高素質醫學人才,為(wei) 促進國家文明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殘聯高度重視我校的建設和發展,已將我校納入《中國殘疾人事業(ye) “十二五”發展綱要》,給予重點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殘聯三部委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二期”專(zhuan) 項,我校特殊教育示範園區建設設目獲得立項,著力打造集教學、科研、康複服務、生活於(yu) 一體(ti) ,國內(nei) 一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示範作用的殘疾人高等教育高端優(you) 質平台。 學科專(zhuan) 業(ye) 現設有臨(lin) 床醫學院、基礎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學院、藥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衛生管理學院、外國語與(yu) 國際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葡萄酒學院、康複醫學院、老年醫學院等14個(ge) 院(係)。設有臨(lin) 床醫學、臨(lin) 床醫學(全科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中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方向)、醫學影像學、麻醉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藥學、信息管理與(yu) 信息係統、法學(醫事法律方向)、英語(醫學方向)、應用心理學(臨(lin) 床心理學方向)、統計學(衛生統計學方向)、公共事業(ye) 管理學、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醫學檢驗、眼視光學、康複治療學、市場營銷、特殊教育、聽力與(yu) 言語康複學、生物製藥、葡萄與(yu) 葡萄酒工程等26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方向),其中,口腔醫學、臨(lin) 床醫學、護理學、生物技術等4個(ge) 專(zhuan) 業(ye) 為(wei) 國家特色專(zhuan) 業(ye) 建設點,醫學影像學、藥學、信息管理與(yu) 信息係統、麻醉學等8個(ge) 專(zhuan) 業(ye) 為(wei) 省級特色專(zhuan) 業(ye) 。設有臨(lin) 床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等3個(ge)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口腔臨(lin) 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臨(lin) 床等40個(ge)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臨(lin) 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應用心理、藥學等5個(ge) 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 現有神經生物學、呼吸病學、預防醫學與(yu) 衛生學、分子影像學、口腔臨(lin) 床醫學、免疫學等6個(ge) “泰山學者”設崗學科,中西醫結合臨(lin) 床、醫學免疫學、口腔科學、臨(lin) 床營養(yang) 支持中心(肝膽外科)、內(nei) 科學、人體(ti) 解剖與(yu) 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yu) 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yu) 核醫學等8個(ge) 省部級重點學科,臨(lin) 床營養(yang) 與(yu) 代謝、腫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醫學生物技術等3個(ge) 省級重點實驗室,醫學人文研究中心1個(ge) 省級人文社科基地,天然藥物、生殖免疫、中醫證候研究、腦中風、耳科遺傳(chuan) 病、神經精神藥理、呼吸睡眠、分子影像學等8個(ge) 省級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中藥現代化與(yu) 新劑型開發1個(ge) 山東(dong) 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有病理學、組織學與(yu) 胚胎學、兒(er) 科學等3門省級教學改革試點課程,組織學與(yu) 胚胎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理學、外科護理學、內(nei) 科護理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chuan) 學、兒(er) 科學、診斷學、醫學免疫學、人體(ti) 發育學、婦產(chan) 科學、局部解剖學、外科學、外科學總論、係統解剖學、分析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超聲診斷學、核醫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影像解剖學等31門省級精品課程,臨(lin) 床技能實訓中心、口腔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3個(ge)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口腔頜麵外科學、臨(lin) 床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形態學、兒(er) 科學等5個(ge) 省級教學團隊,醫學免疫學為(wei) 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麵向藍黃經濟區生物醫藥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實驗區為(wei) 省級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實驗區。 科學研究 近5來,承擔科研課題150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8項,省部級課題229項,廳局級374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獎勵19項,其中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三等獎12項,獲廳局級獎勵466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2項,其中教學研究成果獎13項,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優(you) 秀教材獎8項;出版專(zhuan) 著、教材318部,發表論文3600餘(yu) 篇,其中被SCI等收錄和轉載600餘(yu) 篇,核心期刊1520篇;鑒定成果112項,其中鑒定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76項;獲專(zhuan) 利45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11項。主辦《中國醫院統計》(國家級)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jia) 數據庫來源期刊《濱州醫學院學報》,均向國內(nei) 外公開發行。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962人,專(zhuan) 任教師611人,其中教授109人,副教授213人,博士、碩士學位人員546人,聘有院士4人;有全國模範、優(you) 秀教師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ou) 秀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特貼專(zhuan) 家5人;“泰山學者”特聘專(zhuan) 家(教授)9人,山東(dong)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3人、衛生係統傑出學科帶頭人(泰山醫學家)和青年重點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基地)首席專(zhuan) 家2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優(you) 秀教師(優(you) 秀研究生指導教師)6人、科研創新團隊1個(ge) ;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22人。 辦學設施 現有濱州、煙台兩(liang) 個(ge) 校區,占地1589.5畝(mu) ,總建築麵積62.9萬(wan) 平方米;資產(chan) 總值12.5億(yi) 元,教學科研儀(yi) 器設備總值2.09億(yi) 元;圖書(shu) 館藏書(shu) 240萬(wan) 冊(ce) ;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5所、教學醫院8所、實踐教學基地100餘(yu) 所;教學實習(xi) 用床位26000餘(yu) 張。濱州附屬醫院建築麵積18萬(wan) 平方米,資產(chan) 總值15.4億(yi) 元,儀(yi) 器設備總值4.8億(yi) 元,開放床位1703張,是魯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複中心。煙台附屬醫院建築麵積20.5萬(wan) 平方米,規劃床位2200張,將於(yu) 2014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煙台校區及煙台附屬醫院的建設發展,填補了煙威地區沒有高等醫學院校、沒有省屬大型醫療機構的空白。 對外交流與(yu) 合作 積極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充分利用國內(nei) 外兩(liang) 種資源和市場,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yu) 合作,先後與(yu) 美、英、日、韓、新西蘭(lan) 等國家的高校和醫療機構,與(yu) 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等國內(nei) 知名高校,與(yu)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hui) 、王忠誠醫學基金會(hui) 等行業(ye) 組織,與(yu) 山東(dong) 國際生物科技園、綠葉製藥、渤海製藥、榮昌製藥等大型醫藥集團,建立了友好交流與(yu) 合作關(guan) 係,在人員交流、聯合培養(yang) 研究生、共建項目、科研攻關(guan) 、協同創新等方麵取得了較好成果。 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扶殘助殘先進集體(ti) 、特殊教育先進單位、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高校後勤十年社會(hui) 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R&D資源清查工作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山東(dong) 省人才工作、衛生科技教育工作、教學管理、科研管理、扶殘助殘、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人事工作、資助工作、黨(dang) 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工會(hui) 工作、後勤工作等先進單位或先進集體(ti) 等榮譽稱號。
濱州醫學院 2014年6月18日 |